MoneyDJ新聞 2025-08-05 07:56:23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英國金融時報週一(8月4日)報導,「員工平均產值(revenue per employee)」正成為科技業備受推崇的績效指標。OpenAI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預言、最終將會出現「年營收10億美元的一人公司」。
Hays執行長Dirk Hahn受訪時表示,人工智慧(AI)的崛起很有可能會壓抑部分初階白領職位的復甦。報導指出,某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利用AI工具將研究時間大幅縮減75%、相當於省下3,600個分析師工時。
美國勞工部勞工統計局(BLS)8月1日公布,初次求職者(new entrants,首次投入職場尋找工作的失業人士)7月月增38.7%至98.5萬人、創史上次高漲幅,僅次於2020年5月的39.6%。
美國7月電腦系統設計與相關服務業就業人數月減5,200人至242.11萬人、創2022年2月以來最低。
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Greg Ip 8月2日撰文指出,2025年第2季Alphabet、亞馬遜、Meta、微軟的合併純益較兩年前成長73%至910億美元,同一時間自由現金流則是縮減30%至400億美元。
CNBC 7月報導,Alphabet Inc.執行長Sundar Pichai在一場全員大會上提到,谷歌(Google)正與世界上其他企業競爭、有些公司會在此刻透過提升員工生產力而變得更有效率,谷歌必須利用這次的轉型來驅動更高生產力以達成更多目標。
Business Insider 7月報導,Surge執行長Edwin Chen指出,現在已經有很多一人新創公司的年營收達到1,000萬美元,AI的問世可能催生出「百倍工程師(100x engineer)」、進而孕育出年營收10億美元的一人公司。
微軟(Microsoft Corp.)執行長納德拉(Satya Nadella)7月在發給全體員工的備忘錄中提到,科技業沒有永遠的贏家,微軟必須從軟體工廠轉型為智慧引擎。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