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本(2025)年逾2,000家餐飲店關閉,其中超過六成撐不過5年,八成未曾取得盈利
一、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5)年11月10日報導引述星國副總理兼貿工部長顏金勇日前於國會中表示,新加坡本年截至10月共有2,431家餐飲店關閉,其中63%的餐館開業不足5年,更有82%在報稅紀錄中從未取得盈利;僅5.9%的餐館能撐過20年才結束營業。
二、關閉潮中不乏一些知名品牌,包括以特許形式在星國經營的臺灣泡泡茶(babble tea)品牌貢茶(Gong Cha)無預警關掉所有店鋪,該公司事後澄清表示,將更換經營商後重新開業。此外,蛋糕連鎖店Twelve Cupcakes則突然宣布停業清算。相形之下,中資品牌與門店數量則出現翻倍成長。根據顧問公司「墨騰創投」(Momentum Works)的數據顯示,2024年6月,星國有約32個中資餐飲品牌經營184家分店;截至2025年8月,中資品牌達85個,分店則為405家。此外,早期急速擴張的中資品牌刻正轉向概念優化與精緻營運。
三、萊坊(Knight Frank)零售物業部主管徐偉傑指出,資金雄厚的大型國際品牌,可帶來穩定的現金流、成熟的經營理念,以及強大的市場號召力,選址則傾向於位置顯眼且曝光度高的地點。對許多全球連鎖品牌而言,新加坡是一個「試驗市場」及「展示市場」,盼能提升其國際知名度。例如:
(一)中國泡泡茶品牌「茶姬」在星國一年多即已開設22家門店,11月於牛車水設立新的旗艦店,增加品牌周邊商品零售專區;
(二)美國咖啡館「星巴克」(Starbucks),則於本年6月在牛車水開設以星國華族文化為靈感的特色分店;
(三)美國掛牌連鎖餐廳Chipotle,近期宣布將於2026年在獅城開設分店,並與韓國公司SPC成立合資企業。SPC已在星國經營Paris Baguette麵包房與Shake Shack漢堡店;
(四)美國知名快餐店Chick-fil-A早前宣布,將以特許經營形式於12月在星國開設亞洲首間分店。
四、徐偉傑表示,隨著餐飲業關店率不斷上升,許多商場業主開始採取更為謹慎且富有創新性的風險管理措施,包括在簽訂長期租約前進行試租或試點租賃合約,以及採用混合租金模式,讓業主能從租戶的銷售額中獲得部分收益。此外,商場業主亦對品牌的過往業績與資金進行更嚴格的審查,同時在商場推出快閃店與行銷支持,以幫助新的餐飲概念擴大規模。
五、戴德梁行(Cushman & Wakefield)新加坡及東南亞研究部主管黃顯洋指出,租金成本持續上升,成為許多餐飲業者的難題,大多數租戶仍傾向於簽訂3年租約以攤銷裝修成本。除租金收入,業主亦評估租戶的經營理念是否與該商場整體相協調,以協助提升商場的定位目標,並避免類似品牌之間出現自相殘殺現象。(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