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11-03 09:20:03 黃文章 發佈
礦業週刊(Mining Weekly)10月31日報導,英美資源集團(Anglo American)預計,其位於智利的旗艦銅礦將於2027年恢復至正常產量水準,此前該礦因礦石品位(礦石中的金屬含量)下降而經歷了一段產量受限的時期,這一情況預計將在明年繼續限制生產。
英美資源營運長魯本·費爾南德斯(Ruben Fernandes)表示,英美資源與嘉能可(Glencore)各持股44%的科亞瓦西(Collahuasi)銅礦,年產量預計將於2027年恢復至約60萬公噸。主要將隨著礦場進入露天礦坑中礦石品位更高的區域,以及新海水淡化廠於明年全面投入運作而實現。
在滿負荷運轉時,科亞瓦西是全球最大的銅礦之一,也是英美資源資產組合中的關鍵礦場。在其最新季度更新中,英美資源警告稱,科亞瓦西明年的產量可能低於預期,進一步加劇銅市場的供應緊張。上週,銅價創下歷史新高,部分原因正是市場對供應受阻的擔憂加劇。
該礦同時也是英美資源與泰克資源(Teck Resources)計劃合併案的核心資產。根據規劃,科亞瓦西的高品位礦石將供應給泰克位於鄰近地區的克布拉達布蘭卡(Quebrada Blanca)礦場,預計每年可增加17.5萬噸銅產量,並將年度獲利提升約14億美元。
費爾南德斯表示,與科亞瓦西合資夥伴(包括由三井物產(Mitsui & Co.)領導、持有剩餘12%股份的財團)的談判,將在英美—泰克企業合併獲得監管及反壟斷批准後才會展開。
費爾南德斯仍對銅的長期前景保持樂觀,指出能源轉型及人工智慧相關資料中心所帶動的需求激增,即便印尼、智利及剛果民主共和國等主要生產國正面臨種種挫折。
費爾南德斯表示:「讓一個新的銅礦專案投入運營需要15至20年,若未來二十年間需求每年增長2.5%至3%,那就意味著需要新增約30至40座與祕魯奎拉維科(Quellaveco)規模相當的礦山──每座年產約30萬噸。這是非常多的銅。」
盛寶銀行(Saxo Bank)商品策略主管漢森(Ole Hansen)指出,AI數據中心、散熱與能源轉型正構成銅的「新三大支柱需求」。AI伺服器與數據中心的建設需要大量銅線與散熱導體;全球電網升級與電動車普及則持續推升導電材料需求;再加上再生能源項目如風電、太陽能的擴張,都使銅成為「淨零時代的石油」。
國際銅業研究組織(ICSG)10月8日發布的半年度報告表示,全球精煉銅市場預計將在2026年出現15萬噸的供應短缺,扭轉先前所預期的20.9萬噸供應過剩,原因是生產增長放緩。報告指出,印尼、智利和剛果近期一系列礦山中斷事件促使其下調了2025年全球礦山產量增長預測,從4月時預期的2.3%降至1.4%。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