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在線》可成退、陸廠進,機殼新戰國時代來臨
MoneyDJ新聞 2020-08-19 09:19:33 記者 鄭盈芷 報導 可成(2474)宣布將把泰州兩家子公司(可勝、可利)100%股權處分予藍思國際(香港),交易金額14.27億美元,全數以現金支付,可成將於10月5日召開股東臨時會,預計今年底前完成所有程序並進行交割。
可成淡出iPhone,客戶策略、價格競爭成導火線
泰州廠以生產iPhone金屬機殼與組裝業務為主,處分泰州廠等於宣告可成將退出智慧型手機戰局,為何現在要處分泰州廠?
可成給了三個主要原因:國際貿易情勢變化、客戶策略演變,以及供應鏈走上價格導向競爭態勢。
藍思拿下可成泰州廠,紅色供應鏈首度取得iPhone金屬機殼 藍思取得可成泰州廠,紅色供應鏈將首度切入關鍵的iPhone金屬機殼。
藍思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他主要業務是保護玻璃,也是iPhone玻璃蓋板供應商,2019年營收已突破300億人民幣規模;藍思近年持續分散客戶比重,但蘋果佔比仍高,而iPhone改採玻璃背蓋加金屬中框設計,曲面玻璃產業競爭加劇,藍思在智慧型手機也面臨與可成相同處境,必須提高產業價值鏈,而玻璃結合金屬將是未來5G趨勢下的一環,也是未來摺疊機所需的解決方案,整合了金屬機殼製程,藍思未來3~5年的競爭將取得一定籌碼。
道別了iPhone的可成,重新思考發展策略 泰州廠2019年佔可成合併營收4成,而以年報揭露的投資損益來看,可成2017年認列可勝(泰州)與可利(泰州)投資收益達73億元,2018年也有近54億元,不過2019年受智慧型手機競爭態勢轉趨激烈、客戶大幅砍價衝擊,獲利不到5億元;泰州兩廠今年上半年獲利貢獻約9億元,較去年改善,但仍低於過往水平。
可成若今年底完成泰州廠股權交割,由於新業務還待布局,短期營收將與過往有落差;在產能配置方面,可成表示,泰州廠佔合併營收比重4成、佔產能比重也相當,而可成目前大陸宿遷廠與台灣廠整體產能規模仍龐大,未來可成如何規劃與填補產能也將是市場觀察重點,可成明年產能利用率仍待評估。
可成明年營收貢獻預期主要來自筆電與平板電腦,筆電產業秩序相對健康,有助於改善獲利結構,不過從可成目前的資本與營運架構來看,後續有可能需要調整;可成發言人巫俊毅(見附圖右)表示,減資也在考量的選項中,但仍待泰州廠交割案完成再做檢視,目前沒有既定規劃。
可成董事長洪水樹(見附圖中)表示,可成將重新聚焦長期更有益發展的產業,不排除併購,也可能投入新產業,但目前沒有辦法去訂schedule。
沒有了iPhone的可成,與尚未取得金屬機殼訂單的鎧勝-KY 目前iPhone金屬機殼供應商仍是3家,但生態將重組,鴻海(2317)旗下的鴻準(2354)、美商Jabil今年在iPhone滲透率都可望提升,但同樣承受價格角力競爭,未來則將面對新的競爭對手藍思,產業變化加速。
至於鎧勝-KY(5264)今年則可望切入iPhone次組裝,不過在爭取iPhone金屬機殼訂單方面仍需再加把勁,未來與立訊合作的選項並未消失。
蘋果與供應商之間的角力也是十分複雜,既希望供應商能保持穩定,但又不希望一家獨大。
紅色供應鏈版圖浮出檯面,迎接大轉換期 大陸蘋果供應鏈版圖越來越明確--長盈精密切入Macbook金屬機殼、立訊首度進入iPhone組裝廠名單,而藍思取得可成泰州廠、等於獲得iPhone金屬機殼業務,背後也有蘋果推波助瀾。
鎧勝-KY預計明年2月26日正式併入和碩(4938),可成泰州廠則規畫年底前完成交割、進入藍思手中,蘋果供應鏈進入大轉換,台廠或者淡出,或將揚帆遠航。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