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7-24 06:15:09 記者 黃文章 報導
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9月原油期貨7月23日收盤下跌0.06美元或0.1%至每桶65.25美元,主要仍對關稅擔憂的影響,歐洲ICE期貨交易所(ICE Futures Europe)近月布蘭特原油下跌0.08美元或0.1%至每桶68.51美元。
美國與日本達成15%的關稅協議,該協議將降低汽車進口關稅,並讓東京免於其他商品遭受懲罰性新關稅的威脅,作為交換,日本將提供一項價值5,500億美元的對美投資與貸款方案。Lipow Oil Associates總裁安德魯·李波(Andrew Lipow)表示:「與日本的貿易協議可能會成為與其他國家達成協議的範本,但另一方面,市場仍對美國是否能與歐盟和中國達成協議感到擔憂。」
路透社報導,與2024年相比,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與國際能源署(IEA)對今年原油需求增長的預期都變得更加保守。IEA在7月份的月報中預測,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將每日增長70萬桶,這是自2009年以來最慢的增速。但這些預期有可能過於保守,特別是在亞洲地區。
OPEC在7月的月報中預測,2025年亞洲非OECD國家的石油需求將增加61萬桶/日,其中中國是主要貢獻者(21萬桶/日),其次是亞洲第二大原油進口國印度,需求增加16萬桶/日。
IEA在其7月報告中則表示,預計中國2025年石油產品總需求將增加8.1萬桶/日,而印度預計將增長9.2萬桶/日。整個亞洲非OECD地區的需求預計將增加35.2萬桶/日。
IEA與OPEC的預測都顯得謹慎,尤其是考慮到亞洲原油進口在2025年上半年實際上出現了相對強勁的增長。根據倫敦證交所集團(LSEG)數據的計算,今年上半年亞洲原油進口為2725萬桶/日,較去年同期增加了51萬桶/日。
另一方面,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國際能源署與中國的國有石油公司預測,中國的石油使用量將在未來兩年內開始下降,這將對全球能源市場產生深遠影響。中國為了減少對石油的依賴,其所做的努力預計將使該國的石油需求在2027年前達到峰值。
北京長期以來擔憂美國可能會透過切斷中國的外國石油供應來削弱其經濟,因而投入大量資金來振興國內石油生產,並推動經濟,特別是交通領域的電氣化。為了減少對進口石油的依賴,中國自2018年至2024年間將石油產量提高了13%;同時,國內銷售的電動車從2020年佔全球總量的6%,躍升至去年接近全球的一半。
路透社的計算顯示,由於油價走低與本幣升值,俄羅斯7月的國家石油與天然氣收入預計將比去年同期下降約37%,至6,800億盧布(約86.6億美元)。石油與天然氣收入一直是克里姆林宮最重要的現金來源,佔聯邦總預算收入的四分之一。
根據路透社的計算,按盧布計價的俄羅斯石油平均價格一直低於2025年聯邦預算所設定的目標價。路透社的估算顯示,2025年前七個月(1月至7月)俄羅斯的石油與天然氣收入可能年減20%,至5.4兆盧布。俄羅斯財政部預計將於8月5日公布其官方預估數據。
北達科他州巴肯(Bakken)頁岩的石油與天然氣產量連續第二個月放緩。該州業者在5月份的產量為每日約111萬桶,較4月份的每日117萬桶下降了5%,跌幅顯著。同期,天然氣產量也下降了約3%,總產量超過33億立方英尺。北達科他州的鑽機數也從32座減少至29座。
北達科他州礦產資源部主任納森·安德森(Nathan Anderson)將此歸因於油價下跌與企業合併。「我們之前聽說過、或預期會看到的鑽機數減少情形,我認為就在本月發生了。如果有變動的話,也只是增加或減少一兩座鑽機。只要油價維持在目前這個水平,我不認為會出現大幅的增加或減少。」西德州中質原油(WTI)價格維持在每桶約65美元的水準,這接近北達科他州的盈虧平衡點。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