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5-22 10:01:25 記者 羅毓嘉 報導
ASIC廠巨有科技(8227)董事長賴志賢表示,2024年以來,公司非重複工程收入(NRE)接案數量已大幅增加,2025年接案更超過80顆,NRE與量產營收比重將各占一半,結構明顯轉變。賴志賢強調,今年、明年在新接案和去年NRE案子逐步轉進量產的貢獻之下,成長動能可望進一步擴張,「我看真的是很樂觀,看不到一片烏雲。」
賴志賢指出,這反映了客戶對巨有技術實力的認可,也凸顯邊緣運算應用推動下,ASIC設計服務的需求快速上升。今年前4個月,巨有累計營收為2.85億元,年增24.9%。
以往巨有NRE營收佔比約3至4成、量產則為6至7成,2025年首度呈現5-5平衡。賴志賢指出,新接案多來自edge AI產品,應用場景多元、開案活絡,其中亞太市場尤其積極,在台積電(2330)先進製程支援下,專案推進速度明顯加快。
從製程分布觀察,28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案量已占整體專案的25%,創下公司歷史新高。過去外界多將巨有視為中低階製程專業代工角色,然而今年已承接16奈米、甚至6奈米的設計案,顯示公司技術能力與市場結構正發生轉變。
賴志賢強調,新的edge AI產品對效能、功能與功耗要求高,僅透過ASIC客製化設計才能滿足。這使得ASIC在整體系統設計中的角色愈加關鍵,不論是處理sensor訊號,或是分擔GPU之外的資料運算任務,皆依賴ASIC作為運算核心,提供必要算力。
在營運與研發資源配置方面,巨有已擴充測試廠房空間作為研發設計中心使用,今年研發支出將持平去年水準。技術布局方面,公司已推進至5/4/3奈米世代,並已有6奈米案子進入市場,與台積電的合作將持續深化,後續將有更多先進製程案排入roadmap。
賴志賢指出,隨著台積電大客戶已逐步轉向5奈米、3奈米以下製程,留下的產能將由專攻ASIC設計服務的業者接手,包括創意(3443)、世芯-KY(3661)與巨有在內的業者可望填補該需求缺口,形成新一輪成長機會。
他也補充,未來邊緣裝置與client端的輕量化算力需求將越來越多,這正是ASIC展現價值的主要場域,對巨有而言是實質的發展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