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6-19 09:52:11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造紙公會昨(18)日舉行會員大會並公佈統計年報。受到全球經濟放緩,去(2024)年台灣造紙總生產量389.5萬公噸,跌破維持七年400萬公噸產量門檻。今年川普關稅政策增添全球經貿不確定性,連帶影響造紙表現,1到4月生產量累計118.7萬公噸,比去年同期下滑9.3%。
造紙公會理事長黃鯤雄致詞時提到,隨著美國和各國關稅談判漸趨明朗,供應鏈新局在望,鼓勵造紙會員們要密切觀察市場變化,趁此審慎檢視營運發展策略;結合淨零排放驅動,也要把握智能化、低碳化關鍵轉型。公會表示,碳費開始計算徵收,造紙業者會面對更嚴峻的內外銷競爭考驗,呼籲應該加速、全面規劃台版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為民生製造業強化公平合理的發展環境。
造紙業反映新冠疫情之後的經濟局勢表現平淡。去(2024)年紙與紙板總生產量389.5萬公噸,較前(2023)年減少4.7%,跌破自2017年來400萬公噸產量門檻,寫下近九年最低紀錄。其中紙張生產量74.5萬公噸,佔總生產量19.1%,較前一年度生產量減少3.2%;紙板年產量為315萬公噸,佔總生產量80.9%,較前一年度減少5.1%。銷售表現內溫外冷,總銷售量388.9萬公噸,比前年減少3.7%;內銷量252萬公噸,增加2.8%,外銷主要受到最大出口地中國持續增產但經濟內捲的影響,外銷量136.8萬公噸,減少13.7%。
據公會統計1到4月生產量118.7萬公噸,比去年同期下滑9.3%,除了家庭用紙比去年同期成長4.3%,其餘文化用紙、紙箱用紙、白紙板都受外銷之累牽制產量。隨著美國和各國關稅談判陸續傳出正面消息,期盼後市逐季回溫;黃鯤雄鼓勵造紙會員們要密切觀察市場變化,把握供應鏈發展新局,再次審慎檢視目標方向和營運策略。
黃鯤雄強調,造紙業支持國家淨零碳排目標。造紙業發展特色很鮮明,產品循環、廢棄物循環、水循環、甚至厭氧沼氣發電技術,都獲得外界高度肯定。隨著碳費計算徵收,台灣正式進入碳排有價的時代,公會轄下計有15家會員廠符合第一批徵收資格,正緊鑼密鼓準備自主減量計畫申請。在各方市場環境都還在觀察之際,造紙業希望納為高碳洩漏風險產業,會員廠待自主減量計劃通過審核,能獲得排放量調整係數值(初期設定0.2)再減輕成本壓力。
第一步碳費徵收已經跨出,造紙公會也呼籲政府接下來應該加速規劃台版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以水泥鋼鐵試申報先行,也擴散引導第一批碳費徵收對象的產業全面討論準備。公會強調,台灣加入WTO,2004年起國外紙品得以零關稅進口,從此進口量佔國內總消費量一直維持三成以上,去(2024)年比例更高達37.1%,進口紙品不只壓迫本地業者內銷空間,也提高國內倚賴進口的風險,攸關非常時期民生消費運作穩定。
因此,造紙公會也呼籲,在前景不明朗、碳費墊高生產成本、和零進口關稅等等各種條件下,盼台版CBAM能儘速設計落實,在國家淨零發展目標下有步驟策略地務實兼顧產業生存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