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中國需求帶動 LME期銅創2013年以來新高
MoneyDJ新聞 2020-12-11 07:23:17 記者 黃文章 報導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3個月基本金屬期貨12月10日多數上漲,主要受到中國需求的帶動。期銅上漲2%,報每噸7,879美元,盤中創下2013年以來新高。期鋁上漲1.1%,報每噸2,058美元。期鉛下跌1.2%,報每噸2,083.50美元。期鋅上漲0.4%,報每噸2,867美元。期錫下跌0.1%,報每噸19,415美元。期鎳上漲4.1%,報每噸17,390美元。
高盛發佈報告稱,由於鋼鐵需求激增且鐵礦石供應僅溫和增長,鐵礦石的多頭市場可望延續至2021年,鐵礦石將出現連續三年供給短缺的情況。高盛預估明年鐵礦石短缺主要出現在上半年,預計2021年全球鐵礦石市場將出現2,800萬噸的短缺,延續2019和2020年分別短缺2,800萬和4,000萬噸的狀況。
在中國需求方面,高盛認為,中國基建、房地產項目及製造業資本開支週期將繼續支撐鐵礦石需求。大陸鋼鐵生產於今年底仍保持強勁,預計2021年的增長僅會小幅下降。在海外需求方面,高盛稱西方國家的建築及重工業受第二波疫情封城的的影響較少,對鋼鐵的需求優於預期。
《MINING.COM》報導,在美國刺激方案的預期提振市場氣氛,以及最大生產國中國大陸產量下滑的影響下,鋅價本週創下19個月來的新高。上海有色金屬網針對冶煉廠的調查數據顯示,11月份,大陸精煉鋅產量較前月減少6,900公噸至562,300公噸,並預期12月份的產量將繼續下滑,主要因為加工精煉費跌至兩年半新低擠壓冶煉廠利潤的影響。
大宗商品貿易商托克公司(Trafigura)金屬和礦產交易主管查希爾(Amin Zahir)表示,歐洲市場的需求復甦情況良好,預期第四季全球市場將持續恢復,鉛鋅兩種金屬的需求前景都相當正面,主要的需求增長來自於營建以及汽車市場,而上月南非鋅礦的意外事故則是加劇了供應的擔憂。
銅與鋅今年以來都累計上漲約25%,主要受到中國大陸需求率先自疫情中恢復的帶動,高盛最新報告預估,大宗商品的多頭行情可望持續,並預期至2022年銅價將上看每噸10,000美元。
世界最大鋅礦公司之一的印度韋丹塔資源公司(Vedanta Resources PLC)11月18日表示,旗下位於南非北開普省的甘斯堡鋅礦(Gamsberg)發生意外並導致工人受困,在進一步通知以前該礦將保持關閉。該礦可年產25萬噸鋅精礦。
加拿大蒙特利爾銀行資本市場(BMO Capital Markets)商品研究主管漢彌爾頓(Colin Hamilton)表示,2016年鋅市場曾面臨數座大型鋅礦開採壽命到期而關閉的情況,鋅價在兩年的時間裡價格倍增;而當前的市場情況有一些相似,主要因為中國大陸現有的鋅礦環保壓力驟增並逐漸耗竭的影響,該行此前已經預期至2021年初全球鋅市都將是供給短缺的局面。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