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陸CPI未來恐見負成長,應加大逆週期調節
MoneyDJ新聞 2023-07-11 10:55:33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經濟通通訊社報導,中國內需疲軟物價難升,通縮疑慮再增,中國國家統計局昨(10)日公布,今(2023)年6月CPI相較去年同期持平,低於市場預期的年增0.2%,亦低於5月的增長0.2%,創自2021年2月以來新低。華創證券投資顧問部總經理屈慶分析認為,中國通膨數據可能在逐漸觸底,不過未來亦有可能出現淺度的年負成長。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龐溟同樣認為,核心CPI漲幅回落,反映出消費、尤其是服務消費的需求補強仍難完全對沖工業和商品消費的弱復甦態勢,經濟內生動力和社會有效需求仍需呵護;建議中國當局應充分估計第三季、第四季經濟增長可能面臨的不確定性,重視和提升逆週期政策的穩信心、穩增長、擴內需效果。
另據經濟觀察網報導,中國自去年9月CPI年增速整體進入緩慢下滑趨勢後,今年6月CPI正式進入「零增長時代」,自2021年2月以來首次出現CPI零增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表示,4月28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到,當前中國經濟運行好轉主要是恢復性的,內生動力還不強,需求仍然不足,經濟轉型升級面臨新的阻力。6月CPI、PPI數據反映出當前經濟內生動力不強和需求不足,進而導致了CPI的零增長;如果去掉翹尾因素,一般價格水準還是面臨下行壓力。
對於導致CPI零增長的因素,張燕生認為,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響,一是三年疫情對居民、企業、地方政府的資產負債狀況影響可能遠遠大於原本預期;其次,投資和消費的意願不足問題到現在並沒有真正改變和解決;三是民營企業的信心和預期也並沒有改變,企業投資預期、居民的消費預期和信心不足的問題並沒有改變,這些問題導致了6月CPI增長相對而言較弱。
對於CPI未來走勢,張燕生表示,下半年一般物價水準的走勢,很重要取決於解決需求不足的舉措,包括信心、預期的不樂觀問題及收入嚴重受損的問題;對此,仍要有針對性的舉措推出,多管齊下、綜合施策,包括短期、中期和長期政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