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信評看好台泥財務韌性 展望「穩定」
MoneyDJ新聞 2025-08-27 13:13:54 新聞中心 發佈 中華信用評等公司發布最新報告指出,因部分工廠營運中斷且電池工廠受火災損壞而面臨較長期間的停產,2025年至2026年台泥(1101)的EBITDA恐有下滑之虞,但預測台泥將重新調整其資本支出的優先順序並提高營運效率,以使其現金流量在前述期間獲得改善,因此仍維持其長期信用評等「twA+/twA-1」,以及「穩定」展望。
中華信評報告表示,由於台泥新的電池工廠於7月發生重大火災,電池事業未來一至二年的營收與現金流量恐因此受到嚴重影響;火災可能導致高雄工廠長期停產,且當地政府是否將准許復工仍存在不確定性;預估台泥將因工廠受損,在未考慮保險理賠金額下,損失約164億元。為緩解衝擊,台泥可能加快自原始設備製造商的外包流程,並擴大其台南工廠的產能。
中華信評認為,新增產量不足以完全抵銷火災造成的產能損失,台泥在交付高端特用產品的訂單將面臨挑戰,這將使其電池業務可能難以在2025年至2026年實現損益兩平。不過,中華信評報告特別點出,台泥的全球業務布局與豐厚資產,將為其營運提供緩衝;且隨著電廠水泥廠等相關廠區恢復正常運轉、台灣水泥市佔率回升,以及大陸水泥價格止跌回升,預計其2026年EBITDA有望回升至360億元到390億元。
報告並肯定台泥強勁的財務韌性及流動性極強健。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帳上持有現金與短期投資約1,270億元,且在主要都會區掌握大量可變現資產,必要時可提供額外資金來源。中華信評估算,即使台泥的EBITDA大幅下滑50%,其流動性來源對用途比仍可維持在2.9至3.1倍,顯示其資金調度能力穩健,足以應對突發狀況。
中華信評預期,隨著台泥控制借款增速、提升現金流效率,其財務槓桿比率在短期內雖可能略為升高,但預計2026年將會改善。報告中預估,其2026年借款對EBITDA比可望由2025年的約3.0倍,下降至2.5至2.7倍區間。報告指出,台泥未來兩年的資本支出將集中於提升水泥廠能源效率及發展綠能與儲能事業,同時也將採取更輕資產策略經營電池業務。總結而言,中華信評維持台泥「穩定」展望,認為其長期獲利能力與財務韌性,將隨著全球業務布局逐步提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