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新核電廠Sizewell C將採用歐洲壓水核反應爐設計,具相當建造難度
英國新Sizewell C核電廠將採用歐洲壓水核反應爐(EPR)設計,具相當建造難度
依據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英國最新核電廠 Sizewell C 已於7月獲得最終核准,目前已有 1,700 名工人在Suffolk郡現場展開基礎工程,預計建造兩座歐洲壓水式反應爐(EPR),未來可供應 600 萬戶家庭電力,但設計因過於複雜而備受質疑。新核電廠將複製歐洲壓水核反應爐(EPR)的設計,位於Somerset郡的Hinkley Point C核電廠亦將採用該設計,但將比原定計畫延宕4至6年,且超出預算2.5倍,過去在法國、芬蘭與中國的同型機組皆嚴重延誤並超支,EDF能源公司因此承擔近 130 億歐元損失。但在 Sizewell C,英國政府與納稅人需承擔主要財務風險:國家將提供 365 億英鎊貸款,總成本估計達 380 億英鎊,若突破 470 億英鎊,政府仍須負責。
EPR 的設計初衷是打造最安全核電廠,在車諾比事故與 9/11 後導入多重安全措施,包括四套獨立冷卻系統、雙層安全殼以及熔融燃料捕捉器,但因設計不斷膨脹,反而使工程極為繁複,對缺乏熟練核能建設人才的國家更是沉重負擔。有業界專家直言,英國選擇 Sizewell 是巨大的錯誤,Hinkley 問題僅是冰山一角。
目前 Sizewell 工程團隊正建設 3 公里長、55 公尺深的塑料防滲牆,確保場地乾燥。技術總監 Tilly Spencer 表示,項目挑戰極大,但有信心按計畫控制成本,並強調 85% 的設計將沿用 Hinkley 經驗,避免重蹈覆轍,例如改採預製混凝土以縮短工期。部分專家預測,Sizewell 有望比 Hinkley 提早一至兩年完工,且成本減少兩成,但業界仍憂慮 EDF 管理效率。Hinkley 決策遲緩曾造成延誤,而部分負責人正轉往 Sizewell。
儘管風險高昂,英國缺乏選擇,多座現有核電站即將退役,且因政治因素無法引進中國或俄羅斯技術。專家指出,中國反應爐建設僅需六年,成本更低,但在地緣政治下不具可行性。根據 BloombergNEF 預測,Sizewell 平均發電成本為每兆瓦時 286 英鎊,雖與歐美其他新核電廠相近,但仍是中俄韓技術的兩至三倍。EDF 本身亦逐步放棄推廣 EPR,轉向改良設計 EPR2,計劃於 2038 年前在法國建造六座。因此,Sizewell C 極可能成為全球最後一座 EPR,雖然部分人認為它將是英國能源安全的重要轉捩點,但業界普遍認為市場已否決這一設計,未來將轉向更簡化、更具成本效益的方案。(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