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17-05-04 10:59:46 記者 陳苓 報導
美國住宅房市、股市、美元,有何相同之處?有人說,這三者都是FED政策創造出來的泡沫,之前FED量化寬鬆(QE)、瘋狂購債,導致過多流動性追逐有限標的,吹出資產泡沫。
Institutional Risk Analyst 3日刊出Whalen Global Advisers董事長Chris Whalen的文章(見此),內容稱,FED拿貨幣政策做實驗,扭曲市場。市場泡沫並非因為信貸充沛引發,而是標的短缺造成。看看美股、舊金山房市、美元,這些市場狂飆,幅度超越潛在經濟成長率,主因標的供給有限,市場卻有洶湧資金追逐這些標的。
以美元來說,2014年中開始,美元相對於其他主要貨幣強升(見圖),可能原因有兩個,一是流動性短缺、二是市場偏好美元更勝其他貨幣。美國吸引大量外國直接投資,這些錢潮流入美國住宅和商業房市,代表全球美元流動性依舊充足,問題在於資產相對短缺。
不僅如此,FED一再寬鬆、壓低利率,照理說美元信貸成本應該下滑,但是倫敦銀行同業拆款利率(Libor),也就是在歐洲借貸美元的成本,卻從2015年中開始穩步上揚(見此的圖二),意味可能有價格和結構限制。
過多資金競逐有限標的的例子不只如此,FED持有1.7兆美元的不動產貸款抵押證券(MBS),到期後的本金再投資幾乎吃掉了房地美、房利美及Ginnie Mae所有新發行債券。FED應該調整資產組合,滿足私人市場追求殖利率的需求。FED不需賣掉債券,只要停止再投資,就能使得利率回到較為自然水位,官員也更能正確評估市場需求,藉此調整供給。
以上現象促成美元轉強,造就美元超級循環,問題是萬事都有終結的一天,等美元多頭週期結束時,後果難以想像。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