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脫碳政策下,地中海港口與航運商恐受衝擊
歐盟脫碳政策恐變相懲罰地中海港口與營運商
依據義大利全國永續交通中心(MOST)與CSELI 基金會近期提出的「Freight Insights」觀測報告,歐盟脫碳政策可能對地中海地區的港口與航運營運商造成不利影響。該報告研析顯示,非歐盟港口的營運商每個40呎貨櫃可節省50歐元的成本,因而使北非港口在競爭上逐漸取得優勢。
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TS) 要求依碳排量支付費用,估計每年創造 60 至 80 億歐元的收入。但專家指出,該措施實際上懲罰了地中海港口,卻有利於歐盟以外的港口。以一艘載有 10,000 個貨櫃的貨船若避開歐盟港口,每趟約可節省50 萬歐元。從遠東航線來看,每個貨櫃的額外成本約為 75 歐元;而由支線船(feeder)服務的港口,則面臨約30歐元的額外費用。在滾裝船(Ro-Ro)部分,目前Ravenna-Catania航線的海運每單位裝載成本比公路運輸高出 43 歐元,至2027年,隨著ETS和ETS2的全面上線,差額將上升至61歐元。
自 2027年起,ETS2系統將納入公路運輸與建築部門,研究估算將使義大利每年可因此增加20至30億歐元收入,但平均每升柴油漲價0.30歐元,相當於消費者成本上升約 20%。此外,公路貨運企業恐失去部分燃油稅退還機制,導致競爭力下降,並可能使運輸重回「全公路化」模式。
義大利運輸公會及商業總會(Conftrasporto–Confcommercio)建議包括:將ETS收益重新投入運輸部門、消除地中海港口與北歐港口間的不平等、將與島嶼連接的航線排除在 ETS 系統外;以及將 ETS2收益用於更新車輛車隊與穩定燃料價格、推廣替代燃料,並加強基礎設施現代化建設。
整體而言,雖然脫碳政策旨在推進環境永續,但若未能妥善平衡地理及產業差異,地中海地區的港口與運輸業者恐將成為最大受害者。(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