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5-27 12:15:39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台幣對美元又見2 字頭,壽險業的避險策略成為此波法說必考題,綜括各家說法,因短期台幣對美元暴升,導致NDF為主的傳統避險成本大增,短期多數拉高避險比例的策略較為被動,偏向採取如反向到期不續約等方式,逐步拉升避險比例;而以已公布升值敏感度的壽險來說,國壽避險成效表現最為亮眼,只要台幣對美元沒有升破近五年區間,最有機會躲過此次匯兌風暴。
已召開法說的壽險公司中,擁有海外資產部位居冠的國壽,外匯操作最令外界驚喜。包括趁第一季台幣貶值之際,就已開始一路拉高避險比例,最新避險比例達69%,因而4月在台幣對美元升值之際,雖多數曝險承受匯兌評價損失,但提前承作的NDF反因買賣方反轉,認列評價利益,進一步縮減台幣升值影響。以4月來看,升值1角對匯損影響推估不及5億元。
加上國壽4月底外匯價格準備金有305億元,適用新制後會有146億元的第一桶金轉入,該資產池會推升到451億元,可以完全覆蓋本波的台幣升幅,5月只要新制來得及適用,確定不會有任何匯兌損失,外界推估,即便台幣升值至近五年高點,也可完美躲過此波匯兌風暴。
中信金(2891)旗下的台灣人壽,第一季底避險比例大概45%,考量短期避險成本飆升過快,公司是採反向沖銷到期不續約的方式,緩步拉高避險比例到53%,後續會伺機再拉升。公司也釋出,若升值一角約會產生2.6億元的匯兌損失。
台灣人壽經營團隊短期並不考慮申請適用新制,因此5月勢必會再出現匯兌評價損失。外界以公司公布的升值敏感度估算,本月底最新的外價金水位恐會較第一季140億元腰斬以上,不過還不至於用鑿,在台幣對美元升破29以上前,外價金仍有一定的調節作用。
凱基金(2883)旗下的凱基人壽第一季避險比例較去年底降到五成以下,不過4月以來已大幅提高至近六成,公司釋出,每升值一角匯損約17億元,外價金的損平點落在30.7-30.8,以近日台幣對美元升破30來看,5月外價金池恐已用盡,匯兌評價損失會完全反應在壽險當月損益上,不過公司也強調,升值對匯損的影響是最大預估數,若綜合考量替代避險等成效,將低於該數字。
三商壽 (2867)第一季底外價金水位約153.8億元,採用新制預估會挹注8.3億元的第一桶金,公司主要也是透過反向沖銷部位到期不續約的方式,將避險比例提高到五成以上,公司雖未公布台幣每升值1角對匯兌評價損失的直接影響數,且已申請適用新制,降低5月台幣暴升對當期損益的影響,但外界認為,第二季獲利恐仍受避險成本衝擊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