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17-05-04 09:20:53 記者 陳苓 報導
全球關注川普新政,美國稅改和經濟刺激案不斷引領市場起伏。部分人士指出,市場畫錯重點,川普政策只是餘興節目,中國信貸才是全球景氣的主要推手,如今情況惡化,恐怕會拖累國際。
PIMCO官網2日發文稱(見此),過去五年來,全球通貨再膨脹(reflation)的主要功臣是中國信貸,近來中國信貸緊縮、由正值轉為負值,投資人卻一味聚焦美國政治,忽略了此一重要變化。
中國信貸與全球通膨密不可分,2014年當地實施大規模信貸刺激,協助原物料價格築底、拉抬新興市場成長。之後中國房市升溫,更進一步推高原物料價格和需求,帶動新興市場(EM)成長反彈,國際貿易量大增。由此看來,中國才是全球通貨再膨脹的要角,不是川普的財政刺激或解除管制。
正因如此,中國信貸脈衝(credit impulse),即整體信貸成長變化佔GDP的比重,值得密切注意。信貸脈衝為領先指標,趨勢比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提前一年(見此的圖一),也比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的製造業PMI提前14個月。
中國信貸脈衝(見此的圖二)在2014年底到2015年中轉正,並在2016年三月觸頂,去年第二季開始急遽下滑。信貸脈衝有一年緩衝期,意味衝擊將從此刻開始浮現。如今中國經濟放緩幾成定局,該問的是放緩速度會有多快?影響所及,原物料價格又會有多大幅度的修正?當前中國嚴打影子銀行,可能加劇信貸緊縮的風險。
不過先別過度驚慌,中國共產黨施政的首要之務是維持穩定,十九大又將在下半年登場,當局不至於讓成長失速下滑,會盡全力維穩,可望為新興市場和原物料帶來部分支撐。
中國製造業PMI欠佳的憂慮,已經衝擊原物料價格。
銅廣泛用於建築、工業生產、消費商品,能反應全球經濟熱度,因而有「銅博士」(Doctor Copper)的別名。週三(3日)銅庫存飆升、市場又擔心中國經濟放緩,雙重打擊之下,期銅價格瀉至三週低,跌幅更為19個月之最。
CNBC、ZeroHedge報導,本週三7月交割的期銅重挫3.49%、收在每磅2.5435美元,為4月6日以來首次跌破50天移動平均線。更創下2015年9月以來最大跌幅。盤後期銅價格續跌,至近2.53美元(全文見此)。
過去十年來,中國是帶動全球經濟成長的主要引擎,北京不斷放貸,刺激景氣擴張,但是此種作法也導致中國信貸飆升,來到臨界點。近來中國嚴控金融風險,全球信貸脈衝(credit impulse)轉為負值。外媒警告,少了資金活水,經濟復甦假象將隨之蒸發。
ZeroHedge 2月22日報導,瑞銀Arend Kapteyn報告指出,全球景氣況擴張的關鍵因素--信貸脈衝,突然崩盤轉為負值,為三年首見。報告稱,圖表顯示(點此),過去18個月來,全球信貸脈衝主要來自中國(綠色部分)。儘管中國仍持續創造新信貸,但是貸款以異常速度飆升,中國銀行也無法承受。結果就是,2016年1月全球信貸脈衝,仍為正值,佔全球GDP的3.8%;如今信貸脈衝佔全球GDP比重降至負0.1% 。
信貸脈衝由德意志銀行經濟學家Michael Biggs提出,以新發行信貸佔GDP比重計算,信貸脈衝高低與私營部門需求息息相關。報導強調,從2010年起,全球信貸脈衝靠中國撐場,要是中國沒有大量放貸,全球經濟基本上都會翻車,復甦動能也將消退。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