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影響消費支出,美國百貨零售業面臨壓力
消費者為因應通膨緊縮開支,百貨零售業面臨壓力尋求調適
甫公佈之零售商季度營收報告明確反映由於持續通膨及疫情後生活型態改變,造成消費者習性出現明顯變化,《華爾街日報》據此分析當前美國消費者行為對零售業所展現之混合訊號,相關消費趨勢摘述如次:
一、通膨壓力下高物價仍為趨勢,業者對漲價抱持謹慎態度:受到高通膨、對經濟前景與消費者信心低落等各種因素綜合影響,美國人購物消費意願轉趨保守,對價格敏感度提高,業者若肆意漲價恐得不償失。
二、外出活動更受歡迎,迎合此潮流之品牌與產品將因而受益:三年疫情被迫長期居家後,美國人更傾向於從事住家以外活動。統計發現近月來美國人將更多生活預算用於住家以外的各種活動,因此,Urban Outfitters最新季度中,專門從事波西米亞時尚的Free People銷售額增長17%,迎合年輕精緻購物者的Anthropologie銷售額增長13%,此部分收益亦彌補該公司其他品牌13%之跌幅。此外,彩妝銷售與運動相關等商品同顯強勁。
三、大型與高價商品需求疲弱,中產消費者減緩對高價商品之購買:Lowe指出賣場中大型商品與DIY商品銷售下降尤其明顯,Williams-Sonoma亦指客戶對高價傢俱需求減少,然高價電子產品與廚房用具需求卻未受影響。Costco Wholesale表示,最近一季度平均每日交易量下降,部分原因為家居用品、電子產品和珠寶等大型或高價商品銷售疲軟導致。Kohls CEO首席執行官湯姆·金斯伯里表示,由於宏觀經濟環境影響,中產收入者生活壓力趨緊,零售業者需提供更高性價比商品以吸引客戶青睞與消費。
四、消費者對價格敏感度高,業者競以促銷手法刺激消費:Guess表示,目前中間價位產品的銷售最為疲軟,即使網上購物亦然,促銷為刺激消費之必要手段。然目前消費趨勢有助Dollar Tree等折扣連鎖店之業績成長,該公司最新季度銷售額增長6.1%。(資料來源:經濟部國貿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