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6-10 12:25:50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隨著標準普爾500指數站回6,000點整數關卡、朝2月觸及的歷史高峰邁進,大型機構投資者也跟著轉趨樂觀。
MarketWatch報導,DataTrek Research共同創辦人Nicholas Colas 9日發表研究報告指出,「信不信由你,機構投資者現在其實蠻樂觀的。」「道富銀行(State Street)的機構投資者風險胃口指數顯示,『大戶』(Big Money)直到最近才開始積極參與這波漲勢,暗示本季末股市還有一波『加速跳漲』(melt up)的行情。」
Colas直指,今(2025)年3月底至5月中,機構投資者還在持續降低風險,保守氣氛的延續時間為2023年9~12月以來最久。不過,這些投資者的風險胃口已快要逼近過熱區間,暗示指數近期內可能觸頂,時間點應該會落在6月稍晚。
每當投資人害怕錯過行情(FOMO),股市便可能加速往上衝、但續航力道或許不足。
Colas表示,標普500如今已重返6,000點,意味著以2025年每股盈餘預估值(每股264美元)計算的本益比為22.7倍。若要在此時買進美國大型股,則必須相信本益比還會繼續往上升。
Colas說,機構投資者直到最近都還很在意風險,即便全球股市這波漲勢已延續兩個月之久;他們顯然在5月底切換成追漲模式、將過度謹慎的策略加以修正。
華爾街分析人士最近發現,美股的市場廣度(market breadth,是一種技術分析方法,透過分析上漲股票數量與下跌股票數量的差距來判斷未來市場走勢)正在改善,這通常是多頭訊號。
LPL Financial技術線型策略師Adam Turnquist 6月2日表示,標準普爾500指數的騰落指標(advance-decline line,衡量股票每天上漲或下跌家數的指標,可藉此瞭解股市人氣盛衰) 4月曾觸及1月以來新低,但5月重返歷史高水位。這麼多股票參與市場最新漲勢,紓解本波恐怕僅是類似2022年「熊市反彈」的疑慮。
RBC旗下財富管理技術線型策略師Robert Sluymer也持類似看法,認為騰落指標重返歷史水位是「令人振奮的技術事件,熊市反彈通常不會見到這種現象。」德國、加拿大等部分外國股市也創波段高,更暗示全球參與這波漲勢的股市變多了。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