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1-03-25 09:02:17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BBC News週四(3月25日)報導,英特爾(Intel Corporation)執行長Pat Gelsinger(見圖)受訪時表示,世界需要更多晶片,英特爾希望跟台積電(2330)、三星電子、蘋果(Apple Inc.)、Nvidia、高通(Qualcomm)、Broadcom、微軟(Microsoft)、IBM等廠商維持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
Gelsinger表示,全球八成晶片產能集中在亞洲不是一件好事。他說,英特爾除了正在亞利桑那州、奧勒岡州、愛爾蘭以及以色列建廠,未來一年還計畫在美國、歐洲啟動新的建廠案。
根據美國人工智慧國家安全委員會(NSCAI)發布的756頁最終完整報告,美國國防部預估到2022年底美國晶片製造產能僅佔全球的8%,遠低於1990年代的40%,高達90%的尖端晶片產能將集中在台灣、中國以及南韓。
《經濟學人》1月23日指出,20世紀全球最大的經濟瓶頸在於通過荷姆茲海峽的油輪,不久後將會是南韓和台灣少數科學園區生產的晶片。
英特爾正與蘋果進行有趣的競爭?
Gelsinger週三接受Yahoo Finance Live專訪時表示,已經有15年沒有看到目前這種個人電腦(PC)需求水準。他並且形容英特爾與蘋果、麥金塔(Mac)生態系統之間的競爭是一種樂趣。
Gelsinger指出,蘋果晶片目前全部出自台積電,英特爾希望提供很棒的晶圓代工服務替代選項,就像是英特爾目前正與高通、微軟洽談代工服務一樣。
英特爾不具晶圓代工知識與服務文化?
barrons.com報導,RBC資本市場分析師Mitch Steves週三發表報告指出,超微(AMD)、英特爾目前都面臨執行風險,現階段半導體業最安全的投資方式就是完全忽略晶片製造商、專注投資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 Inc.)等半導體設備股。
Benzinga週三報導,Rosenblatt證券分析師Hans Mosesmann重申英特爾投資評等為「賣出」、目標價下探40美元。
Mosesmann指出,解決英特爾結構性問題原本就已經是一項艱鉅的任務,與台積電、三星電子爭奪晶圓代工服務市場商機只會增添執行風險。他說,英特爾缺乏晶圓代工專業知識、其企業文化也從未建立在服務基礎上。
英特爾(INTC.US)週三下跌2.27%,收62.04美元,創3月8日以來收盤新低,盤後上漲0.21%至62.17美元。
台積電ADR(TSM.US)週三下跌5.16%,收108.96美元,創2020年12月30日以來收盤新低,盤後續跌0.02%至108.94美元。
應用材料(AMAT.US)週三上漲4.06%、收121.10美元,創3月1日以來收盤新高,盤後下跌0.91%至120.00美元。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