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19-08-27 08:55:33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晶圓代工巨擘格芯(GLOBALFOUNDRIES)週一(8月26日)突宣布在德國、美國法院遞狀控告台積電(2330)、聯發科(2454)、華碩(2357)、蘋果(Apple Inc.)等20家業者侵權,揚言要尋求禁制令,阻止部分iPhone、AirPod等產品進入美國及德國販售。
根據格芯26日發布的新聞稿,台積電使用的製程技術,侵犯了格芯共16項專利權,訴狀已在26日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德拉瓦州及德州西區的美國聯邦地區法院和德國杜塞道夫、曼海姆地方法院遞出。
格芯將向法院尋求禁制令,阻止台積電以侵權科技生產的半導體進口至美國及德國。這些訴訟要求格芯指名台積電部分重要客戶及下游電子產品公司,在多數情下,這些都是實際進口內建台積電侵權科技產品的業者。
格芯也會根據台積電因違法使用格芯專利科技所賺取的數百億美元,向台積電尋求高額損害賠償。
台積電ADR 26日終場仍上漲0.95%、收41.34美元。
格芯資深副總裁Gregg Bartlett在新聞稿中表示,格芯過去10年來在美國投資了超過150億美元,並於歐洲最大晶圓代工廠耗資超過60億美元,上述訴訟案目的在保護這些投資活動及其背後的歐美創新技術。
Bartlett痛批,「格芯多年來持續對研發挹注數百億美元的資金,台積電卻不斷違法收割我們投資的成果。對於阻止台積電違法使用我們重要資產,並捍衛美國、歐洲的製造基地來說,這項行動至關重要。」
根據聲明稿,格芯認定台積電侵犯了7奈米、10奈米、12奈米、16奈米及28奈米製程技術的專利權。
面臨訴訟的20名被告分別是:
晶圓代工廠:台積電。
IC設計商:蘋果、博通(Broadcom)、聯發科、nVidia、高通(Qualcomm)、賽靈思(Xilinx)。
半導體零件通路商:Avnet/EBV、Digi-key、貿澤電子(Mouser)。
消費性電子產品商:Arista、華碩、BLU、思科(Cisco)、谷歌(Google)、海信集團(HiSense)、聯想集團(Lenovo)、摩托羅拉(Motorola)、TCL、OnePlus。
英國金融時報、VentureBeats等外電26日報導,在格芯提出的五項訴訟案當中,有一項引述了「機密展示品」的有關細節,直指台積電涉嫌侵權的處理器,被應用於蘋果至少六款產品的設計之內,當中包括Apple Watch、iPad Mini、TV 4K及XS iPhone。格芯在訴訟中也提到iPhone、AirPod、Apple TV、各種iPad機型,以及思科的交換盒(Switch Box)等。
格芯負責公司發展、法律及政府事務的資深副總裁Sam Azar說,全球多數晶片都是在台灣製造,在如此充滿不確定的時期,「我們怎可放任此事?」他說,格芯決定現在提告,因為該公司已變得「較具獲利能力、也較能永續經營。」
Moor Insights分析師Patrick Moorhead指出,格芯如今更為聚焦物聯網(IoT)及射頻(RF)科技,訴訟中控告的業者,看來都是格芯認為不太可能成為未來客戶、卻又侵犯其先進製程專利的企業。
格芯宣稱,禁制令不會影響到消費者,因為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已向該公司取得授權,Sony Corp.、LG電子(LG Electronics Inc.)及Vizio Inc.等公司則並未面臨訴訟。
格芯曾在1年前宣布要暫停開發7奈米製程晶片、把精力放到更加成熟的技術,主因該公司難以跟上台積電每年約11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
VentureBeats分析,格芯選擇的法院,對於進口禁令的接受度都相當高,最近蘋果才剛受到威脅,iPhone在美國、德國都面臨了潛在的進口禁制令。格芯在本次訴訟案中同時控告台積電多家下游客戶,目的應是以禁止產品進口作為要脅,強迫台積電快速屈服、付出高額代價進行和解。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