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19-07-11 09:58:34 記者 許曉嘉 報導
中國大陸觸控面板產能及價格競爭激烈,曾經叱吒一時的台灣觸控面板廠紛紛轉型求生。像是洋華(3622)、牧東(4950)、熒茂(4729)都已縮小業務規模或投入其他領域,檯面上台灣兩大觸控面板廠GIS-KY(6456)、TPK-KY(3673)在蘋果訂單支撐下、還算穩定,但為了鞏固長期營運基礎,也陸續展開轉型布局。
GIS搶攻屏下指紋辨識;TPK押寶奈米銀
其中,GIS-KY積極搶攻因應全屏幕手機帶動的屏下指紋辨識技術,原本與高通合作推出超聲波屏下指紋辨識解決方案,並順利打入三星供應鏈、導入三星新款旗艦手機。目前公司正在進行擴產,預計今年第三季新產能開出後、產能可望倍增。
而基於光學式屏下指紋辨識方案具備成本優勢、頗獲陸系手機廠牌青睞,GIS在今年也將觸角擴展到光學式屏下指紋辨識方案,預計2020年可望展現成果。另外,為了增加營運動能,應用市場也不再侷限在手機、平板等消費電子產品,逐步朝車用、智慧家電、醫療等等多元利基應用領域拓展。
TPK-KY同樣加速在車用、教育等多樣應用市場布局,新技術產品方面,則是壓寶奈米銀觸控技術。公司投入奈米銀觸控技術至今已近8年時間,從上游材料到下游模組已可一條龍製造。
目前TPK在中國翔安廠區已經建置一條大尺寸產線,月產能約1萬片,預計第四季正式量產出貨,2021年以後有機會大量生產。由於奈米銀觸控在可撓性和導電性有其優點,公司也持續針對手機客戶送樣認證,希望能搶到摺疊手機商機。(參考下表)
表 台灣觸控雙雄近年轉型布局
GIS-KY(6454) |
TPK-KY(3673) |
- 超聲波屏下指紋辨識
- 光學式屏下指紋辨識
- 車用/智慧家電/醫療
|
- 奈米銀觸控一條龍製造
- 車用/教育/電子白板
- 超大尺寸觸控顯示應用
|
資料來源:各廠商;製表:MoneyDJ許曉嘉
集團整合/蘋果訂單,GIS獲利表現較穩定
回歸財務表現,經過幾次產業結構調整,目前台灣觸控面板廠商,營運狀況大多還在修正階段,只有鴻海(2317)旗下觸控面板大廠GIS-KY在集團資源及策略支持下,一枝獨秀。
GIS-KY不僅手握蘋果iPhone及iPad訂單,還把觸角伸進Macbook面板模組,並整合集團資源推出Megasite整合模組產品服務,繼2017年營收以1308億元創新高、每股盈餘衝上21.46元之後,2018年營收雖略微下滑至1284億元,但EPS仍維持11.77元。2019年上半年累計營收527.7億元、年增16.11%,法人評估,GIS今年EPS有實力保持10元附近水位。(參考下表)
表 台灣觸控面板廠營運現況
廠商 |
產品業務 |
財務狀況 |
2018營收 |
2018 EPS |
2019營收(E) |
2019 EPS(E) |
GIS-KY(6454) |
觸控面板 |
1284.4億元 |
11.77元 |
1295億元 |
10元 |
TPK-KY(3673) |
觸控面板 |
1134.8億元 |
0.55元 |
1430億元 |
0.8元 |
洋華(3622) |
觸控面板 |
7.39億元 |
0.79元 |
8億元 |
0.5元 |
牧東(4950) |
不鏽鋼刀 |
1.70億元 |
-2.46元 |
1.30億元 |
-4.5元 |
熒茂(4729) |
觸控面板 |
10.24億元 |
-0.41元 |
10.5億元 |
-1元 |
資料來源:股市觀測站/XQ系統;製表:MoneyDJ許曉嘉
TPK本業獲利待提升;洋華/熒茂/牧東調整
TPK-KY在蘋果iPhone及iPad訂單,以及微軟等多元客群支持下,2017、2018年營收也維持1000億元以上規模,2019年上半年因為公司在平板電腦和筆記型電腦應用出貨較佳,整體上半年營收更年增54%、來到596億元,超越了GIS-KY。不過,由於成本費用結構不同,TPK這幾年獲利平平,2018年每股小賺0.55元,今年第一季EPS僅0.06元。如何提升本業獲利成為公司首要課題。
洋華早期在薄膜觸控面板技術年代曾榮登觸控股王,隨著觸控技術變遷、主力客戶三星全力發展OLED,股價和營運一路修正至今。目前公司已淡出手機等消費應用領域,並轉向工控、教育等利基應用市場。熒茂歷經產品業務調整及事業部門處分,現在觸控面板業務也已回到小眾利基市場。至於牧東轉型成為不鏽鋼刀具等餐廚用品公司。介面則已於2016年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