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為禁令即將生效 日企受影響、急尋替代供應源
MoneyDJ新聞 2020-07-17 08:17:43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美國預定8月13日實施聯邦政府採購禁令,使用華為(Huawei Technologies)及其他四家中國科技企業(中興通訊、海康威視、大華技術、海能達)產品的業者,將無法接獲美國政府的採購訂單。面臨即將來臨的禁令,日企已開始積極準備替換供應商。
日經新聞英文版17日報導,統計顯示,將有超過800家日企會受到華為禁令影響,其中已有企業開始努力尋找替代供應源。
華盛頓方面估計,若要符合資格,供應商的合併調整成本將超過800億美元。規定的相關細節已於本週二(7月14日)釋出。美國政府2019會計年度的採購金額約有5,800億美元,其中對日企的採購額為15億美元。這項變化基本上是強迫企業選擇究竟要跟華盛頓做生意、而是保留主要供應商。
軟銀(SoftBank Group)的一部分第四代無線網路設備,將替換掉華為與中興通訊的產品。不過,軟銀仍販售中興通訊的5G智慧機,並說目前沒有變更的計畫。
日本電信電話(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在日本以外地區,有部分設備是向以上五家遭禁的中企採購,該公司表示會在美國規定生效前替換掉所有產品,未來也不打算繼續使用。
美國商務部5月15日進一步封鎖華為,禁止企業以內含美國軟體及技術的設備替華為代工晶片。台積電(2330)也在川普政府的鼓動下決定赴美興建5奈米先進晶圓廠。韓企擔憂,接下來美方可能也會施壓南韓政府加入防堵中國的行動,要求南韓業者把生產基地移至美國。
韓聯社報導,主管經濟成長、能源及環保的國務院次卿克拉奇(Keith Krach)5月20日出席美國國防部「亞太媒體中心」(Asia-Pacific Media Hub)組織的電話會議時表示,美方已向南韓說明過要把全球供應鏈從中國移出的計畫,雙方曾討論過「經濟共榮網絡」(Economic Prosperity Network, EPN),這項計畫旨在聯合美國、南韓等國家。
南韓企業擔憂,美國也會施壓要韓方將生產基地移至美國。BusinessKorea 5月22日報導,韓國國際貿易協會(Korea International Trade Association, KITA)貿易支援中心主管Lee Won-seok直指,克拉奇的談話具有高度政治性,目的是把南韓拉進EPN同盟。「美國透過EPN昭告了孤立中國的政治意圖。」「遷移生產線可不像搬家那麼簡單。南韓企業跨入中國、能觸及14億人的市場,要他們立刻撤出中國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