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再延長華為臨時許可 業內:限制將傷美領導地位
MoneyDJ新聞 2020-03-11 10:56:25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大陸央視新聞報導,美國政府昨(10)日宣布,將延長中國大陸華為臨時許可證到5月15日,允許美國企業與華為之間展開業務。自2019年5月,美國商務部以國家安全為由,將華為納入出口管制的實體清單,不過,該部門隨後多次延長臨時許可限制。在此之前,美國商務部曾將其延長至2020年4月1日。
環球時報報導,在美國白宮計畫召開會議討論進一步限制對華出口晶片之際,美國半導體業則發出警告,其作為全球市場領導者的地位可能會遭到這場貿易爭端的破壞。
華爾街日報指出,美國的相關規定允許美國以外的實體向華為出售產品,前提是其產品中美國製造的份額不超過25%。而這條規定有可能被修改,將美國製造份額的門檻調整為10%,如此一來,該規定的應用範圍將擴大到更多產品。
據科技新聞網站iTwire引述美國波士頓諮詢公司近日受行業委託撰寫的一份新報告指出,若有關規定被修改,可能使美國晶片製造商損失約360億美元收入。報告中指出,此衝擊會比中國力促晶片自給對美國公司的影響更為嚴重,若完全切斷與中國的技術往來,短期來看會將美國的市場主導地位拱手讓給韓國,長期來看還可能使中國成為全球領先者。
報告中指出,如果停止向中國出口美國的晶片和晶片製造設備,而中國禁止進口美國電子產品和軟體,則美國企業的年銷售額可能損失830億美元,占2018年美企總銷售額的逾三分之一。
美國晶片行業高層普遍認為,很難在不傷及美國製造商的情況下向中國施壓,因為科技行業的全球供應鏈緊密交織。另有美國半導體行業高層表示,對華銷售方面的損失可能對美國公司帶來長期影響,包括可能導致企業缺乏研發資金,而研發工作有助於美國公司開發尺寸更小、運行速度更快的電晶體,並保持技術優勢。
波士頓諮詢公司表示,在通信網路設備和其他技術領域的經驗顯示,一旦美國失去全球領導地位,該行業的良性創新週期就會逆轉方向,使美國公司陷入競爭迅速減少,市場份額和利潤率下降的漩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