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19-07-10 09:58:08 記者 陳苓 報導
日韓「貿易戰」越演越烈,南韓總統文在寅放話,不排除採取反制措施。專家認為,中國可能是此一爭端的最大贏家。
路透社、南華早報報導,日本針對南韓,加強三種半導體關鍵原料的出口管制。南韓受創,總統文在寅反嗆,不排除祭出反制措施。對此,日本經濟產業大臣世耕弘成強硬回覆,日本完全沒考慮取消出口限制。分析師相信,南韓可能的報復措施是限制OLED面板外銷日本,讓日企無法生產高階電視。
日韓供應鏈相互依存,釜山大學經濟暨國際貿易學院的訪問教授Ryo Hinata-Yamaguchi說,日韓爭端是「兩敗俱傷」(mutually destructive)之舉。分析師說,要是日韓衝突擾亂全球供應鏈,陸企有望趁機崛起。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Korea國際政經講師 June Park表示:「倘若日韓貿易紛爭,對南韓半導體業造成短期衝擊、南韓業者在全球市場表現受限,中國將抓住機會爬上頂端...時間會證明中國是否為日韓糾紛的唯一受惠者。」他說,半導體產業非常複雜,過去四十年來,業界領袖不斷更迭。
日韓撕破臉,中國不只有經濟好處,外交上也獲益。日韓走得近,美國、日本、南韓三國可能攜手發展成全球聯盟,限制中國在太平洋的軍事擴張,效力有如北約(NATO)圍堵俄羅斯在歐洲發揮影響力。Hinata-Yamaguch指出,總而言之,中國能從日韓衝突獲益多少,取決於日韓關係的惡化程度。
日韓互鬥,對兩國經濟均有不利影響。
日經新聞、華爾街日報先前報導,一些分析師說,日本做法有如「搬石頭砸自己的腳」(shooting itself in the foot),日商可能失去南韓訂單,而且韓國供應鏈出包,使用韓廠半導體或面板的日商也會受累。早稻田商學院教授Atsushi Osanai說,日本制裁對日商沒好處,日韓製造業脣齒相依,唯一贏家可能是中國。日本電子設備商代表也說,要是南韓記憶體延後出貨,iPhone生產減少,日商的零件供給將受打擊。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