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湯名潔
根據內政部統計處的資料顯示,2023年國人平均壽命已達80.2歲,其中男性76.9歲,女性83.7歲。由數據可知,台灣民眾活到80歲以上已是常態,擁有足夠的退休金方能安心終老。
退休金的準備,大致分為3個方向:社會保險(勞工保險、公教人員保險、農民保險、軍人保險、國民年金保險)、法定職業退休金(勞工退休金、公務人員退撫基金、軍職人員退撫基金、私校退撫儲金、農民退休儲金),以及自己的儲蓄或投資。由於高齡少子化的大勢所趨,社會保險正面臨入不敷出的嚴峻考驗,職業退休金則因受到個人職涯長短與薪資收入多寡的影響,不見得足夠支應退休生活,故自行準備的重要性變得愈來愈高。
今年6月30日,被稱為「退休版小豬撲滿」的「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aiwanIndividual Savings Account,簡稱TISA)正式上路,回應了退休財務必須「自立自強」的迫切需求。TISA到底是什麼?該怎麼利用TISA來存退休金?它真的能夠撐起一個有感的退休計畫嗎?
TISA是為個人所打造的投資帳戶,由金管會委託集保結算所設計管理,目的在於推廣長期投資的觀念。TISA制度源自英國的「個人儲蓄帳戶」(ISA)及日本的「少額投資非課稅制度」(NISA),前者於1999年、後者於2003年問世,兩者實施時間皆長達20餘年,成功推升了民眾的投資意願。去年1月日本NISA更推出新制,大舉放寬投資額度,免稅部分亦無期限,成為近1年半以來日股創高的重要動能。
現階段民眾可以在基富通、好好證券、鉅亨買基金、中租基金平台4大線上基金交易平台開立TISA,帳戶中的資產統一由集保結算所監管,並可透過「TISA帳戶查詢平台」(https://tisa.tdcc.com.tw/login)查詢投資明細。TISA目前僅開放投資共同基金,沒有股票、ETF(指數股票型基金)等標的,不過,帳戶內有2檔分別連結市值型ETF「元大台灣卓越50」(0050)和高息型ETF「元大台灣高股息」(0056)的TISA級別基金。
所謂「TISA級別基金」,係集保結算所成立的「TISA基金委員會」從市場中嚴選出適格的母基金、再由投信公司重新發行的TISA專屬基金。「適格」在此指的是基金同時符合5大條件:1.境內基金;2.成立滿3年以上;3.規模達新台幣5億元以上;4.獲得基金研究機構晨星(Morningstar)評鑑3星以上,或者理柏(Lipper)保本能力3級以上;5.股票型與平衡型基金的3年期夏普比率(SharpeRatio)、索提諾比率(Sortino Ratio)均大於0.2,債券型基金的3年期或5年期夏普、索提諾比率均排名前50%。
TISA適格基金逾百檔
較一般基金有3差異
截至8月4日,經由TISA基金委員會審查通過的適格基金計有155檔,其中由投信公司重新發行上線的TISA級別基金共計17檔。TISA級別基金皆清楚標示了風險等級(介於RR3至RR5),投資人可依自身年齡、風險承受度等條件,將其作為退休準備的優選。除了TISA級別基金,為提供投資人更多選擇,不同基金平台亦各自納入其他適格基金於TISA之中,截至8月4日,TISA基金數量最多的是基富通,在其平台開立TISA,可購買的基金達63檔。
利用TISA申購基金有5大優點,而與一般基金投資帳戶相比,主要差異如下:
差異1》TISA已透過規模、績效、星級等多重審查,確保所選基金的基本品質,因此即便是過往沒有接觸過基金投資的民眾,也能以相對安心的方式踏出第一步。
差異2》透過TISA投資基金,不但免申購手續費,在投信公司配合政策推廣、全面讓利的情況下,經理費也更為低廉。一般基金的經理費多為淨值的1.5%至2%,但TISA基金僅收取0.5%至1%。
值得一提的是,若是偏好投資0050,那麼改買連結0050的TISA級別基金,能省下較多經理費,因為其因應贖回而保留的10%現金部位,經理費打5折。以8月5日0050總規模6,714億8,600萬元來計算,買0050的經理費約為0.102%,而買連結0050的TISA級別基金,經理費降到約0.097%。
差異3》TISA強制採取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無法單筆申購,每月最低扣款金額為新台幣1,000元,且設計上要求連續扣款至少24個月,以杜絕短線交易(編按:如期間終止、贖回或扣款失敗,雖無任何費用產生,但自中斷日起6個月內不得重新申購該基金)。有些業者以此為基礎推出較靈活的操作方式,像是中租基金平台有「均線扣」功能,可依市場走勢動態調整扣款金額,讓定期定額不再死板,更貼近市場節奏。
「我們應該讓長期、有紀律的投資成為習慣,這說來容易,做起來一點也不容易,」集保結算所暨基富通證券董事長林丙輝說:「因為投資人要能說服自己短期獲利卻不了結,還要接受沒有配息回饋(編按:TISA帳戶所申購的基金不配息),實在很不容易。」「但是,累積退休金就必須靠這種方式。」林丙輝強調。
幸好透過長期理財平台的引導機制,長期、紀律投資就非難事。根據基富通證券的統計,投資人在其2021年推出的「好好退休準備平台」上,定期定額扣款滿2年的比率達82%、滿5年的比率達74%。由此判斷,TISA能鼓勵民眾堅持投資,對於需要時間複利的退休金準備工程,大有助益。
實際來試算:如果一位30歲的年輕人,開立TISA後,每月固定投入2,500元,年化報酬率為10%,那麼當他到了65歲退休時,帳上金額將近千萬元。若是此人活到85歲,單靠這筆來自TISA的退休金,每個月可以花費的金額大約是4萬1,700元(=1,000萬元÷240個月),維持基本生活大致不成問題。倘若年輕人收入有限,每月僅能投入最低金額1,000元,那麼35年後也會累積到300多萬元,從65歲至85歲每月可分配到1萬2,500元(=300萬元÷240個月),對老後生活不無小補。
鉅亨買基金總經理張榮仁建議,如果離退休尚遠、偏好資產增值,可考慮長期投資TISA中的股票型基金,若希望攻守兼備、適度分散風險,平衡型基金為理想選擇,至於債券型基金則是追求穩定收益的標的,但無論選擇哪一種類型的基金,都需要透過時間與紀律的力量來累積資產。
那麼,退休準備時間較短的中壯族群,是否就不需要TISA?林丙輝表示,TISA不僅適用退休準備,也能協助各年齡層的民眾圓夢,譬如買房買車、儲備子女教育金、創業或環遊世界等等,透過定期定額、一點一滴的投入帳戶累積資金,有助穩定的走向目標。他進一步揭露,下一階段的TISA可望納入稅負優惠,屆時善用TISA的民眾,投資成本將會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