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書報攤 報告內文
用2類基金 錢進加密貨幣市場

2025/11/18 提供機構:Smart智富月刊
字級設定:

撰文:馮志源

鑑於比特幣(BTC)及加密貨幣ETF(指數股票型基金)的交易及需求量大增,近期無論台灣、美國,皆針對相關投資釋出新規。

在國內,金管會已發布函令,准許「多重資產」及「組合型」2大類型基金有限度的投資海外比特幣ETF,為想跨足加密貨幣投資的一般散戶投資人,開了一扇新窗。不過由於加密貨幣近期暴漲暴跌,風險波動極高,投資人宜留意相關投資風險及資產配置。

目前比特幣ETF主要分為現貨ETF和期貨ETF2大類,比特幣現貨ETF是直接持有實際的比特幣,基金經理人會在加密貨幣交易所購買真正的比特幣,並存放在數位錢包中,由專業託管機構保管,價格走勢比較貼近比特幣的實際市價。至於比特幣期貨ETF,並不直接持有比特幣,而是透過投資比特幣期貨合約、挖礦股票或其他相關衍生性商品來追蹤比特幣價格,由於期貨合約有到期日,需要定期轉倉,可能產生「轉倉成本」,導致長期表現與比特幣現貨價格出現偏差。

台、美政府發布新規
更易參與加密貨幣市場


因應比特幣及加密貨幣ETF需求激增,但又極具投資風險,金管會於去(2024)年9月時,僅開放可透過「複委託」方式投資海外比特幣現貨ETF,且僅開放「專業投資人」,包括專業機構投資人、高淨值投資法人、高資產客戶、屬於專業投資人的法人或基金,以及屬於專業投資人的自然人(財力3,000萬元以上)等5大類,並須在初次買進前簽署風險預告書,尚未全面開放給一般散戶投資人。

直到今(2025)年新規出爐,國內才進一步開放多重資產、組合型基金也可投資被動式海外比特幣ETF,但以該基金淨值5%為限,且海外比特幣ETF加上期信基金、槓桿ETF、反向ETF、期貨ETF及商品ETF合計6種,投資上限為該基金淨值的10%,讓一般散戶投資人在兼顧市場風險下,也有間接參與比特幣市場的投資管道。

美國比特幣及加密貨幣ETF近期新規,同樣備受關注。在過去,比特幣或其他加密貨幣ETF要在美國交易所掛牌上市,申請時必須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同時遞交「19b——4文件」及「S——1招股書」。

S——1招股書」是由ETF發行人提交SEC審批,揭露包括基金結構、管理人、策略及費率等細節,比較偏向於形式審查,基本上只要符合形式要件即可過關,所以關鍵在於「19b——4文件」,這是由交易所向SEC申請修改交易所規則,是一種客製化的實質審批,隨時都有被SEC否決的可能,1檔加密貨幣ETF從申請到掛牌,有時需要歷經長達8個月的監管煉獄。

今年917日,美國SEC正式公布與批准交易所交易產品(ETP)的「通用上市標準」。在新規之下,加密貨幣ETF若要在交易所掛牌,不再需要為每檔新產品遞交「19b——4文件」,只須提交「S——1招股書」即可,靜待75天的審核期後,若SEC在這段期間並未提出反對意見,證交所可直接推動加密貨幣ETF掛牌上市,省去繁瑣的往返溝通、補件流程,加速新產品進場效率,可說是為加密貨幣市場開通了一條「快速通關」,是加密貨幣ETF交易的重要里程碑。

而未來,不只是比特幣,目前在美國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上交易的加密貨幣代幣期貨,理論上都可能成為現貨ETF的候選標的。美國加密市場已經從比特幣、以太坊時代,正式進入一個更廣闊、更複雜、更易於參與的生態系統。

創高又閃崩
槓桿交易血洗幣圈


然而,加密貨幣市場的起落,驚心動魄。

加密貨幣的利多包括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後推動了更友善的加密貨幣法規、機構投資人的強勁需求、聯準會降息、美元指數持續走弱、美國政府陷入停擺的不確定性,以及投機性買盤透過大量的合約槓桿、加密借貸和流動性挖礦等方式蜂擁而入等等。德意志銀行甚至發布看多報告指出,預測比特幣可能在2030年將與黃金同步,成為全球央行儲備資產的重要組成。諸多消息匯聚,使得比特幣在2025107日一度創下歷史高點126,272美元。

然而,就在各方一致看好加密貨幣市場的未來將萬里無雲之際,川普無預警宣布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全面性的100%關稅,並同步對關鍵軟體技術祭出出口限制,引爆美股重挫、全球投資人恐慌,大量資金自數位資產市場撤離,加密貨幣市場於1011日遭遇了一場史詩級驚心動魄的閃崩行情。

比特幣在短短24小時內重挫逾13%,最低觸及109,683美元,以太坊(ETH)等主流加密貨幣的跌勢更為猛烈,以太坊盤中跌逾20%,瑞波幣(XRP)、幣安幣(BNB)和狗狗幣(DOGE)等知名代幣重挫超過30%,規模較小、流動性較差的山寨幣(Altcoin)更是出現斷崖式下跌,不少小型代幣價格在幾分鐘內幾近歸零。

根據加密貨幣資料平台CoinGlass統計,1011日一夜之間,全球加密貨幣市場爆倉額高達1935,800萬美元,累計約166萬交易者被迫平倉離場,創下幣圈有史以來最大單日去槓桿紀錄。

深究幣圈崩盤的箇中原因,主要是近期市場買盤多為槓桿式投機交易。

當利空消息襲來時,比特幣與主流加密貨幣短線暴跌,一旦關鍵技術支撐價位被跌破,觸發保證金追繳時,強制平倉效應便會接連觸發,誘發槓桿合約連環清算,導致市場連鎖拋售盤雪崩式擴大,迅速陷入「去槓桿」踩踏效應,短短48小時內,加密貨幣市場蒸發數百億美元市值,許多使用槓桿操作的交易員慘收巨額虧損。

不用透過複委託
就可參與幣圈商機


加密貨幣市場暴起暴落,若國內投資人不想透過複委託進行高風險的海外比特幣或加密貨幣ETF交易,又想在有效控制風險的條件下,汲取加密貨幣市場商機,目前國內有1ETF「國泰數位支付服務」(00909)及1檔共同基金「富邦雙核心戰略多重資產基金」可供選擇。

00909主要是以持有追蹤「Solactive全球數位支付服務指數」的成分股為主,並不是單純押注「幣價上漲」的投機工具,不直接投資於加密資產或其他加密貨幣,而是參與整個加密資產鏈上的產業基礎建設與支付生態。

截至1016日,00909持股權重最高的是澳洲公司IRENLimited(前稱Iris Energy),主要專注於可再生能源驅動的加密資產挖礦。第2大持股為新興交易平台羅賓漢(RobinhoodMarkets),其以創新金融科技服務,備受市場矚目。再來是日本的思佰益(SBI Holdings),該公司擁有廣泛的數位金融業務,以及全美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平台Coinbase,它也是那斯達克成分股。其他尚有全球持有比特幣數量最高的公司MicroStrategy,以及持有不少比特幣的MarathonDigitalRiot Platforms

根據理柏截至1010日的統計,00909今年以來的績效表現高達57%

至於「富邦雙核心戰略多重資產基金」,甫於今年812日成立,是呼應金管會新規,國內首檔納入比特幣ETF作為戰略配置的多重資產基金。

富邦這檔多重資產基金採取平衡策略,同時採用風險監控機制,以股票、債券、REITs(不動產投資信託)等傳統投資工具,結合黃金ETF等通膨避險資產,透過企業獲利驅動及地緣風險驅動,靈活調整資產部位,可說是攻守兼備。截至1016日,該檔基金在比特幣ETF的配置部位不到3%,占比不高,僅將其視為分散風險的一環。(本文作者為理柏(LSEGLipper)亞太區研究總監)

本文由Smart財經好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