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經理人報告 報告內文

新興市場投資策略與展望


2001/4/27 下午 02:05:00 作者:馬克•墨比爾斯(Mark Mobius)
字級設定:

現在投資新興市場的展望如何?

過去幾年新興股市一直沒有很好的表現,現在這些股票已經相對便宜了,而且幣值一直維持在弱勢,許多國家因此可以改善負債狀況,外匯存底也開始累積,因此我們看到利率下滑,投資信心回升,有助於改善企業獲利及加速景氣復甦。尤其是匯率逐漸穩定,甚至開始升值了,最近美元開始顯露走貶的趨勢,更有助於這些國家減輕償還美元外債壓力,基本面可望持續轉佳,此外,MSCI 新興市場指數已經跌回10年均線以下,許多體質績優的股票相當具有投資價值,值得介入投資。

今年以來,在全球一片不景氣聲中,一些亞洲及拉丁美洲新興市場表現較佳,你認為這個趨勢會持續下去嗎?在2001年您推薦投資哪些國家?

前幾年,新興股市與美國Nasdaq有滿高的連動性,只要美國網路股出現投資人瘋狂搶進的情形,新興市場也會跟著興奮起來,比如:巴西的Globo Cabo就因此紅極一時,當時它的漲跌對Bovespa指數有非常高的影響性。但是最近,這種連動關係已經沒這麼明顯了,Nasdaq不斷破底,但巴西股市相對持穩,南非股市也是類似的情況。

儘管國際市場之間彼此環環相扣,但每個國家的內部狀況不同,影響一國股市的因素包括:政治與經濟穩定度、改革能力、採行的貨幣及財政政策、吸引外資能力及公司經營管理能力等,因此雖然市場目前普遍認為全球景氣趨緩,但投資人總是可以找到幾個地區是脫離國際趨勢,而有上升潛力的。

2001年您看好哪些新興國家?投資人在介入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現在我們投資比重最高的新興國家是南非,這個國家是因為司法及立法制度健全而受到高度注意,加上這裡有一些世界級的企業,比如:啤酒業的South African Breweries,石化業的Sasol,管理一流,獲利也很穩健,我們認為很值得投資。在亞洲地區,過去印尼和泰國股市跌幅相當深,現在已經出現反轉,尤其是泰國新政府上台,對經濟改革有正面助益,上漲爆發力驚人,另外,我們也很注重南韓及香港;在拉丁美洲方面,巴西與墨西哥挾著去年的高經濟成長率持續吸引外資,展望不錯;在東歐,我們看好波蘭,因為他的政治與經濟環境相對穩定,法令提供外資較佳的保護。

投資人在樂觀之餘,也要有風險意識,因為獲利機會最高的地方往往就是風險最大的地方,比如:泰國、印尼和菲律賓,因為這些股市的規模都很小,你可以期待它一飛沖天,但下跌時候的幅度和速度也很嚇人。因此,區域型的介入新興市場,掌握多國輪動機會,投資選股彈性加大,會是比較穩健介入新興市場的方式。

泛太平洋亞洲國家與美國市場的關係相當緊密,今年美國經濟成長減緩,您預期這將為該地區帶來什麼影響?

美國經濟成長減緩,對亞洲當然會產生某些程度的負面效應,因為這些國家一向仰賴出口美國市場,但是美國並不是這些國家唯一的出口目的地,比如來自歐洲的需求即不容小覷,其次,亞洲內部本身的需求也開始提升,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程度相對下降。如前面所提及的,大多數亞洲國家已經放棄釘住匯率、降低短期負債、累積經常帳盈餘與外匯存底,經濟基本面逐漸好轉,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亞洲足以應付美國經濟降溫的考驗。

過去在1997年的時候,多數亞洲貨幣釘住美元,所以當日圓對美元貶值時,這些國家的競爭力因幣值高估而受到侵蝕,但是現在情形改觀了,最近日圓貶值,大部分亞洲貨幣也跟著貶值,出口競爭力因此加強。再者,美國業者為了縮減成本,紛紛把產品外包給低成本的亞洲國家來生產,因此,美國景氣減緩對亞洲經濟的衝擊並不如想像中來得大,例如戴爾電腦最近就宣佈,由於全球個人電腦需求降低,將增加對台灣與南韓的採購以降低成本,另一個證據則是中國大陸今年第一季出口成長14.7%,高於預期,顯示在美國經濟減緩之際,亞洲相對便宜的產品反而受到歡迎。

有沒有和美國股市連動性比較小的市場?

一些大規模的國際股市,比如:日本,和美國股市的相關性並不高,過去幾年我們觀察到的情形是美股上揚,但日股走低。然而,現在日本政府正祭出各種振興方案來挽救經濟頹勢。現在日本可說是強弩之末,不太可能更糟了,對出口商本田汽車、新力電子、三菱機電等公司的盈餘相當有幫助,這開始形成一個產業上的良性循環,因為如果股價能有起色,也等於為銀行業注入了生機,我對於日本的績優類股是抱著相當的樂觀態度,也希望日本能夠再顯經濟活力,也可以帶動整體亞洲市場的發展。

二月土耳其發生里拉貶值及股市下跌,請問你對這個市場的看法如何?

土耳其股市市值在二、三月時下跌約五成,僅管土耳其政府宣稱將持續貨幣緊縮政策,但我們對未來土耳其股市的表現仍保持樂觀看法,因為弱勢里拉有助外貿與觀光事業的成長,加上民營化腳步加快,政府赤字可望獲得改善,此外,新任總理Kemal Dervis上台也是一項正面消息。回顧過去,我想巴西投資人對貨幣貶值帶來的長期效益一定頗能感同身受,所以只要土耳其政府推行的政策適當,加上通膨管制得宜,貶值帶來的長期利多一定會反應的。

至少到目前為止,土耳其與阿根廷的貨幣危機還算控制得宜,並沒有像1997年新興市場金融風暴一般,從泰銖貶值一路蔓延開來,是大環境改變了嗎?

我們有足夠的信心認為,類似過去金融風暴的情況未來不太可能會再發生,主要原因是政府債務問題獲得改善,與1997年相比,現在多數亞洲國家的經濟情勢明顯比較好,他們已經放棄釘住匯率,降低短期負債,累積經常帳盈餘與外匯存底。

全球各個市場之間的關係愈來愈緊密,您認為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即成立的國際貨幣基金會(IMF)是否仍有存在價值?若是,您建議它繼續以目前的形式運作嗎?若不是,您建議用什麼方式來援助三不五時發生的市場危機?

目前IMF的存在可說是廣受歡迎,然而它的運作僅著重於經濟目標的達成,而我認為如果能再多強調一些無形的改革,例如:降低腐化、加強公司經營管理能力,保護投資人等等,這種進步更能吸引資本流入,幫助各個國家加強經濟發展。

似乎只要新興市場稍有風吹草動,退休基金就會快速而且大量撤出資金,結果是壞消息被誇大,市場恐慌加深,您建議這些國家如何避免這樣的困擾?

許多新興國家仍必須持續強化經濟基本面,這不能太依賴進出頻繁的國外游資,因此積極建立吸引外人直接投資(FDI)的環境,才是根本之道。國際金融協會(IIf)估計,99年民間資金對新興市場國家的總流入淨額為1541億美元,比98年增加4%。儘管全球景氣趨緩,IIF仍預測今年新興市場國家資金流入淨額仍呈現溫和成長8%,世界銀行報告也顯示,東亞去年的淨資金流入達42%的成長率,扭轉兩年來的負成長,並回復到94年的資金流入水準,並預期年底將會有觸底反彈的機會,再再顯示代表外資對於新興市場的信心持續復甦,資金動能加上降息環境,都是醞釀新興市場多頭火力的利多消息。

三十年前日本被視作新興市場,但現在已經蛻變為已開發國家的代表了,你認為在2030年的時候,世界上仍然有新興市場嗎?

是的,我們相信30年之後,新興市場仍然會存在,並且繼續提供投資人的具有爆發力的獲利機會,除了非洲之外,孟加拉、愛沙尼亞、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等國家都才在剛開發的起步階段,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J.. Mark Mobius 為美國波士頓大學碩士以及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經濟與政治學博士,研究新興市場已經有三十年的經驗,1993年榮獲美國晨星雜誌頒發「年度最佳封閉型基金經理人」、1994年獲美國CNBC電視網稱為「年度商業資金最佳管理者」。1999年、1998年連續獲美國Money雜誌選為「全球十大投資大師」之一。1998年、1997年連續獲選路透社Reuters票選為「年度最佳全球基金經理人」。1999年獲美國紐約時報選為「20世紀十大頂尖基金經理人」。


•相關基金:富蘭克林坦伯頓拉丁美洲基金
•相關連結:馬克•墨比爾斯(MarkMob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