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全球投資策略架構
2001/9/5 下午 03:17:00 提供機構:美林投顧
樂觀資產: 債券,股票
負面資產: 現金
股票區域
樂觀地區: 日本(技術性),美國
中立地區: 亞洲太平洋地區
負面地區: 新興市場,歐洲
產業
樂觀產業: 主要消費產品類↑ ,工業生產類, 原物料類
中立產業: 消費循環類,能源類, 金融類,公共事業類
悲觀產業: 醫療保健類, 資訊科技類, 通訊類
↑↓表示與前期報告預測的變動情形
全球經濟回顧
- 我們預期全球經濟成長會在年底前復甦。
- 全球經濟復甦可能是由美國所帶動,但可能會導致各國經濟失衡狀況的擴大。
- 科技產出持續疲弱,其明年的復甦將可能會落後全球整體經濟的步調。
- 全球產能過剩減輕通貨膨脹壓力,因此對於通膨前景我們仍維持樂觀看法。
- 我們相信全球利率仍有下降的空間,而距離美國首次升息的時間預料還有一段漫長的等待期。
我們對資產分類的看法
股票
- 相較於現金而言,我們繼續維持對股票資產的正面看法,但基於較趨防禦性的產業投資策略,我們已不若過去強調股票部位。
- 短線的問題在於企業獲利,雖然股票流通狀況持續受到支撐且正在逐漸改善當中,但是預期獲利則依然面臨下檔風險。
- 我們相信投資人的關注焦點會不斷地從短線獲利結果的好壞,轉移到對中期經濟復甦的展望上。
- 不過若與前一次景氣循環時的股價最低點作個比較,目前的股價似乎依然顯得昂貴。
債券
- 相對於現金而言,我們依然對債券資產抱持正面的看法。
- 相對於政府公債,在所有的債券市場中,我們偏好“利差產品”(特別是公司債)。
- 我們相信美國與英國已經進入利率寬鬆循環的末期。
- 在公債方面,我們較為看好整體歐債的後勢。至於債券的存續期間,相較於短天期債券,我們較偏好長天期債券,特別是長期美國公債。
- 我們仍然認為由於受到日本政府舉債大幅增加的不利影響,日債仍然容易受到傷害。
我們對產業的看法
- 分析結果顯示目前我們仍處在經濟循環中的“防禦性成長”(Defensive Growth)階段,市場流通性正持續改善,但對於獲利預期則仍然悲觀。
- 未來幾個月對於獲利的預期應該會逐漸觸底反彈,按照我們的看法,這種情形應該會對於我們所持續看好的工業生產與原物料類股有所助益,不過看好的產業都是屬於小型產業。
- 我們相信資訊科技類股的價格依然偏高,獲利下滑的速度比股價下跌的速度要快,我們不看好這個產業的後勢發展。
- 基於食品與飲品類股目前所處的產業循環階段以及其股價的合理價位,主要消費產品類股的投資評等已經獲得調升。
我們對各股市區域的看法
美國股市
- 我們已經將原本高於指標配置的美國股市部位降低。
- 我們相信美國“舊經濟”正接近利率調降所帶動的轉機,但“新經濟”則仍受到存貨過剩的壓抑,其回升的時間點可能會落後。
- 市場對於高科技與通訊產業的預期心理導致整體市場獲利受到拖累,對於未來市場則持續下降。
- 由於積極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因此我們相信美國將會領導全球經濟復甦。
歐洲股市
- 我們對歐股的評等維持較指標為低的水準。
- 由於歐洲經濟成長較美國為慢,因此我們預期該區域將會落後全球經濟復甦的腳步。
- 我們預期歐洲的經濟成長及企業獲利成長將持續下滑,但近期通膨有走高的趨勢,這種情況將對歐洲央行的彈性造成阻礙。
- 企業活動仍然停滯,MSCI指數的改變導致歐洲整體比重(英國除外)遭到減碼,除非股價能進一步下挫到吸引投資人興趣的程度,否則外資大量流入的可能性不高。
日本股市
- 我們維持日本股票短期技術上高於指標配置比重的策略。
- 國內需求依然不振,通貨緊縮的壓力還是很高,我們預期貨幣政策將持續擴張。
- 投資人對於市場的焦點已經轉移到結構重整上,但是我們相信就算是最樂觀的預期,改革也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才能夠達成。
- 就全球的標準而言,外資偏好的股票價格並不便宜,但整體日本股價看起來仍相當合理。
亞太股市
- 我們維持對亞太股市的中立看法。
- 除澳洲之外,雖然其他國家的股價都已達到具吸引力的水準,但國內的需求仍然停滯不前,盈餘成長似乎依舊呈現下滑的趨勢。
- 外資的投資信心主要受到科技產業前景以及自身風險承受程度的影響。
新興市場股市
- 我們對於新興市場股市依然維持低於市場預期的看法。
- 阿根廷已經獲得一些緩衝時間,但是我們相信結局仍將是無法償還債務或是遭致被調降評等的後果。這將對拉丁美洲的投資信心持續產生衝擊。
- 但我們預期新興市場資產不致面臨瓦解的命運,一旦投資人對風險的追求逐漸增溫,這些新興股市將會因而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