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託美國創新科技ETF基金九月操作策略與十月展望
美國9月製造業PMI初值為52,符合預期但略低於8月的53,新訂單雖有增加但略有放緩,就業增長也略有下降,輸入價格則保持較高水平,關稅影響仍在。美國9月服務業PMI初值53.9,也是略低於預期的54與8月的54.5,新業務成長趨緩,不過服務業信心升至5月以來新高,服務業仍相對樂觀,整體綜合PMI微幅下降至53.6。
有鑑於此,9月FOMC會議如市場預期降息1碼,點陣圖顯示到年底還有降息2碼的空間,明年仍維持降息幅度1碼的預期,小於市場預期的3碼,整場會議透露Fed已不再緊縮,但目前評估並非轉趨激進寬鬆。勞動市場下行也成為貨幣政策轉向的關鍵,亦是未來持續觀察的重點。
市場深知降息的背景會影響股價如何反應,而過去的經驗值得參考。歷史數據顯示,首次降息後平均3-6 個月股市會有一定的回升;在類股的影響上,1990年以來,泛科技股如科技、非必需性消費、通訊服務與醫療、必需性消費等防禦股,一般仍是降息下受益最立即且明顯的類股,是投資人可以參考布局的類股。
此外,美國政府近期又再度面臨關門危機,美國參議院在9月30日未通過10月1日以後的「臨時追加預算案」,再加上該支出與政府支出有關,同日聯邦政府已有部分機構關閉。美國政府的關閉,過去最長曾達35天,當時是在第一屆川普政府執政期間,從2018年12月∼19年1月。此次是睽違7年的再次關閉。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估計,此次約有75萬人的聯邦公員被迫休假居家待命。從過去的情況來看,市場已有心理準備,政府停擺其實對股市影響有限:依照過去4次的經驗來看,美國政府關門之後,最終美股全數都是持續上漲的,對股市影響不大,應屬極短線的政治性干擾而已。
最值得關注的是,美國科技股今年以來持續上漲的主要敘事當屬AI的發展持續加速, 市場同時看到短期與長期驅動因素相互交織,例如:OpenAI、Oracle、Meta、Google、Microsoft以及其他公司正大舉投資並擴增資本支出計畫,這對接下來12個月的產業趨勢發展而言,實屬正面,且從長期來看,企業與投資人皆能認同AI能夠解決複雜問題,提供具代理能力的解決方案,甚至走向超級智慧,只要此些情況同時成立,正向的投資循環就會存在並持續。
外資與投資銀行於Q4持續調升美股評價,對科技股持廣泛正面的投資論點,因AI資本支出涵蓋多數領域,包括資料中心的AMD、Broadcom、Nvidia,以及邊緣運算edgecomputing相關則有Apple、Arm與Qualcomm等科技巨擘。
此外,今年Nvidia股價持續飆升,股價再創分拆後的歷史新高,邁入10月份其總市值已正式突破4.5兆美元,關鍵在於生成式AI帶來龐大算力需求。GPU成為全球AI訓練的「標準配備」,僅一年內市值就暴增超過2兆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