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高科技基金四月份經理人報告
2016/5/18 上午 11:01:00 作者:呂彥樺
4月份外資對台股現貨持續買超157.6億元,投信、自營商維持站在賣方,三大法人合計買超53億元,但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外資已開始有轉為偏空操作之跡象,在上週由買轉為賣超54億元,而上月底期貨淨多單方面也減至36,895口,造成指數連續跌破季線與半年線支撐。本月操作建議方面,台股尤其電子業所面臨之困境重重,包括大環境景氣不佳,應用市場相繼飽和,且面臨陸系廠商崛起分食訂單等挑戰,近期匯率波動也對外銷導向為主的廠商造成損失,基本面乏善可陳,未來仍須提防回檔風險,因此操作上以保守應對為本,順勢而為,並針對陸續公布之財報進行汰弱留強。
雖然目前普遍預期全球經濟增長或是製造業景氣有望自第二季起回升,但當前市場需求依舊面臨停滯,預期總體數據改善的幅度恐將較預期疲弱許多,除IMF持續下修全球GDP預估值由年初3.4%到3.2%,國內主計處亦下修1Q16GDP到-0.84%,全年保1可能性不高,顯見經濟情勢之險峻。此外,即便全球央行多維持寬鬆政策不變,然值得注意的是,ECB於3月宣布擴大購債規模至800億歐元後暗示未有必要再進一步調降利率,而BOJ最近一次決議也未再擴大寬鬆力度,顯示全球資金推升風險資產之效益已漸反應,未來漸趨不如預期的可能性偏高,指數終將回歸到基本面表現。
蘋果上季財報與本季展望不如預期,為近期科技類股下挫的主因,儘管國內相關供應鏈廠商股價皆已提前修正,但全球智慧型手機銷量趨緩是事實,預估未來僅有個位數百分比增長,即便是iPhone也難跳脫市場逐漸成熟飽和之趨勢,評價不容易再重返過去的榮景,因此個股挑選只能針對產品規格升級、市占率增加或是新切入供應鏈為考量,逢低布局操作。近期國內觀察重點包括繳稅旺季賣壓,新政府上台後對於兩岸議題的處理,而國際間變數則包括MSCI季度調整、產油國間政治角力進而影響減產協議、英國脫歐、FOMC利率決策會議,甚至防不慎防的恐攻事件等,不確定因素仍多,須提防資金一旦轉向的連鎖效應,盤勢維持中性保守看法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