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市場瞭望台 報告內文

深入檢視歐洲市場


2001/2/23 下午 05:44:00 提供機構:美林投顧
字級設定:

重點回顧

2000年歐洲股票投資環境出現許多重大的改變:

  • 提供指標服務的公司採行“自由浮動”機制。
  • 德國與法國意外地提早通過稅改法案(包括鼓勵企業加速處分交叉持股的誘因)。
  • 德國政府宣佈退休金系統進行改革。
  • 我們相信這些改變將會成為提升股東價值與歐洲股票需求的關鍵,就長期而言,不論是對於國內或外國投資人,該區域在投資上的吸引力正在增加。
  • 再者,歐洲股票市場的流通性仍然很健康,我們相信中期而言股票供給會有增加的可能性,但是這個現象所造成的影響應該會被企業活動頻繁、買回自家股票、購併活動以及整體股票需求成長的助益所抵消。
  • “股票文化”正在整個歐洲興起,越來越多得企業開始採用股票選擇權做為激勵員工績效的誘因。
  • 由於固定收益投資的相對吸引力降低(利率大幅下降,特別是南歐),因此越來越多的歐洲人希望能提高儲蓄中股票投資的比重。
  • 至於2001年我們相信歐洲預期中的經濟減緩相對於美國經濟減緩幅度應來得小,這對於最近相較於美國持有較少歐股的國際投資客而言應該會產生吸引力。
  • 依照我們的意見,歐洲中央銀行(ECB)對利率的下一步動作將會降息,這對我們看待未來流通性的走勢產生了鼓舞的作用。
  • 水星MST歐洲基金與MST歐元市場基金提供核心配置於歐洲市場的投資工具,兩支基金都是由我們71位專家所組成的歐洲投資團隊所管理,並同樣獲得S&P基金服務公司給予A級的評鑑。
  • 水星MST歐洲特別時機基金以及MST數位歐洲基金提供投資該區域小型新興成長股的專業建議,兩支基金均由我們歐洲專家投資團隊所管理,MST歐洲特別時機基金獲得S&P基金服務公司給予極佳的AA級基金管理評價。  

2000年市場回顧

全球股市的巨幅波動使得市場評論專家忽略了2000年歐洲股市交易環境出現重大變革的事實,所發生的事件往往都在強調該區域對於股東態度上越來越友善的議題上,例如指數提供者道瓊社以及摩根史坦利即將採取自由浮動機制、德國意外地提早通過稅改法案(包括提出企業加速處分交叉持股的誘因)以及法國較小規模的稅改等等。

我們認為2000年歐洲市場所發生的重要改革必然成為提高股東價值以及長期增強國內與國際投資人對該區域吸引力的主要關鍵。 

從退休金“定時炸彈”而來的長期資本利得

除了英國與荷蘭外,歐洲仍然缺乏許多經濟上對股票結構性需求的有力機構--私下募集的退休金計劃,而目前大多數已開發的歐洲國家均倚重國營退休計劃,也就是今日的勞工透過所得稅挹注已退勞工的退休後零用金,並且認為下一代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他們—也就是所謂的“社會契約”PAYG制度。 

但是當人口結構改變後,PAYG退休制度就逐漸無法維持下去。目前德國政府已經開始面對這項體制所衍生的困境,包括面臨該計劃所領的金額逐漸減少、引進私人退休金計劃以及政府對企業退休金提供更多的支持等等。我們相信後兩者應該特別會對德國以及歐元區域的股票市場形成正面的助益。 

儘管退休基金的資產不會馬上大量地投入股票市場,但相較於更為成熟的英國與美國民營退休金市場,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歐洲退休金市場未來的成長潛力。德國政府所提的議案相當溫和,但也可能是暗示歐洲股票需求增加的預兆。 

不過最重要的是在於長期的影響,因為德國的問題並非單一事件,同時PAYG制度的改革在其他歐盟國家也是一項最熱門的討論話題,雖然它是短期的政治議題,但是我們應該會在法國、義大利、乃至於其他歐洲主要國家觀察到類似的改革逐漸浮出檯面。 

成長的空間:歐洲的“股票文化”

 

就中期的趨勢而言,歐洲股市的流通性表現依然強勁,過去五年來該區域發行新股金額快速攀升,且未來還有很大的供給空間,到1999年6月底為止歐洲前16大的主要經濟體的股票總市值佔GDP的121%,而在美國這個數字高達221%。 

關於股票需求方面,過去兩年歐洲企業購併活動之頻繁已經創下歷史記錄,企業買回自家股票的金額亦在大幅成長,不僅顯示目前對於股票的需求強勁,同時意味著資本利用的情形比以前更有效率,又一次強調了企業對股東權益提升的重視。 

再者,越來越多歐洲個人投資人非常希望能提高儲蓄中股票投資的比重,2000年估計 (資料來源:摩根惠添,2001年1月) 淨流入股票型共同基金的金額高達1898億美元,較1999年成長60%,反映出債券投資的收益率越來越無法滿足投資人的需求。 

另一項反映股票文化正日漸成形的特徵就是企業利用股票選擇權作為激勵員工績效提升的誘因的比例越來越高,過去五年歐洲大型企業使用選擇權為基礎的計劃之總金額幾乎成長了一倍,歐洲國家正開始意識到對美國式提高企業生產力誘因的需求。


•相關基金:美林歐洲特別時機基金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