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達台灣成長基金12月份台股回顧與展望
十二月台股主要受到台幣升值、央行升息,以及展望2011 年ECFA 第二波早收清單即將在元旦生效正式的利多題材激勵,其中傳產類股再度躍升為盤面主流!不過因受到新台幣升值之衝擊影響,使得電子股的表現相對弱勢。整體十二月份台股共計上漲600.02 點,並收在8972.5 點,漲幅高達7.17%。而2010 年台股拜12 月單月趕進度似的大漲所賜,大盤全年總計上漲784.39 點,漲幅為9.58%。
觀察各產業在十二月份的表現來看,其中漲幅最為亮眼的族群就是金融類股,主要由於先前金融股的股價一直以來皆受到壓抑,2010 年全年金融類股的漲幅僅為14.49%,不過隨著ECFA 即將於2011 年初生效的效應之下,單單12 月份,金融股的漲幅就高達18.58%,為12 月份台股最大的贏家。而油電燃氣類股則也在12 月份中大漲了16.54%,2010 年該類股的漲幅為19.37%,頗有落後補漲的現象。此外包括運輸(+8.23%)、紡織(+7.99%)、半導體(+7.95%)、機械(+7.7%)、塑膠(+7.49%)、鋼鐵(+7.26%)等族群皆在12 月份出現較大的漲幅。而環顧2010 年全年表現,包括百貨(+52.45%)、運輸(+47.81%)、汽車(+45.9%)、玻陶(+38.15%)、塑膠(+36.4%)、紡織(+31.82%)、觀光(+28.19%)、營建(+26.65%)等以內需為主的相關產業成為2010 年最大的上漲動能。反觀2009 年風光的光學(-11.05%)、其他電子(-9.28%)、資訊服務(-5.68%)、半導體(-5.62%)等高科技相關族群,則歷經了相對慘澹的一年。
台灣經濟現況
11 月領先指標持續下滑,六個月平滑化年變動率為1%,指標連續一年下滑,較上月的2%再降1 個百分點。經建會官員分析,領先指標沒有回升,顯示成長力道持續減緩,只是減幅持續縮小,「成長率慢慢下降」。經建會公布2010 年11 月份景氣概況,在燈號部份,繼9 月和10 月後,11 月再次亮出代表景氣活絡的黃紅燈。在11 月景氣對策信號的9 項構成項目中,海關出口值由紅燈轉為黃紅燈,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由黃紅燈轉為綠燈,分數各減少1 分,其餘項目的燈號維持不變;因此,11 月綜合判斷分數由10 月的34 分減少2 分,成為32分,總燈號續亮黃紅燈。
中央銀行公布2010 年11 月貨幣總計數,代表股市資金動能的M1B 年增率連續11 個月下降至9.18%,是前(2009)年5 月以來首度跌破10%,M2 則連六個月次上升,年增率上揚5.2%。
經濟部公布11 月外銷訂單,金額高達357.4 億美元,創下歷年單月次高紀錄。由於歐美地區耶誕節旺季需求湧現,官員預期,2010 年台灣外銷訂單可望達成先前預測的4050 億美元。經濟部表示,11 月台灣外銷訂單的金額,僅小幅低於歷史新高的359.8 億美元,年增率達14.34%;但受到近期新台幣升值的影響,若按新台幣計算,年增率則為7.27%。
股市展望
2010 年台股全年共計上漲了784.39 點,並且收在8972.5 點,全年漲幅為9.58%。值得玩味的是,2010 年前11 個月,大盤漲幅僅2.41%,就在最後一個月當中,金融股領軍演出急行軍行情,光12 月份中,金融股就大漲了18.58%,同時也帶領大盤指數在2010 年封關前大幅急拉了7.17%!此現象除了顯示年底作帳行情確實發威,更代表投資人在市場大量熱錢作為後盾,以及看好於明年投資環境的透明度,因此使得大家的投資信心程度也同步放大。
時序邁入2011 年,而現階段最值得投資人關注的應首推台幣匯率的動向!就投資面來看,由於近期台幣升值將直接衝擊到國內電子股表現,不過相對的也對屬內需型的資產、營建、金融等族群有益,短線上電子股是否能夠重新回到主要戰線,仍需端視未來匯率是否能夠進一步持穩。中國持續升息,帶動亞幣升值壓力,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近期強升。新台幣數度升破30 元,然而相對強勢的新台幣是否就代表包括電子股在內的股票絕對不值得投資,似乎言過其實。國內經濟結構主要以外銷產業為導向,新台幣變動也非一朝一夕,事實上包括電子廠在內的主要出口商,早已練就一套對於台幣升值的應變措施!例如多家以代工為主的下游PC/NB 製造大廠,包括進口關鍵零組件、進口原料、加工生產、出口到客戶手中等過程中,大部分是以美元為主要報價幣別!而大部份美元部位皆可以透過自然避險的方式來達到相互抵銷的避險作用,而剩餘的部份則僅需配合遠期外匯避險以及過去的廠商累積多年的經驗法則即可應付。過去幾年,市場上幾乎鮮少有國內大廠出現較大的匯兌損失現象!此外,台幣升值,也是這些代工廠和國際大廠議定代工價的參考值之一!不過單就台幣急升的動作,則仍然會對國內電子廠產生營收以及毛利率不如預期的現象。
除了升息以及台幣匯率的變數外,另外也同樣值得注意的重點如: 第二波早收清單(涵蓋銀行、保險、證券、航空等服務業)於元旦生效,今年金融類股登陸設立分行、陸銀參股/購併等題材將會持續發燒;立院通過2011 年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特別預算案,歲出1,589 億元,未來將使得內需公共工程類股更受到青睞;政府已將2011 年定位為「消費年」,加上大陸遊客自由行以將於今年上路,對於國內內需類股、觀光、以及百貨等股也將持續成為盤面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