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永昌中國A股基金十月份經理評論
2014/11/27 下午 04:03:00 作者:吳萬益
美國10月ISM製造業指數上揚至59.0,重新回到三年半以來高點,主要係就業增長及油價下跌讓消費前景轉趨樂觀,使得企業下單更為積極,且聘用人力意願增加,短期通膨壓力明顯減輕,有助於Fed維持低利率政策一段時間。整體來說,美國經濟仍處於穩健復甦的循環中。中國10月份官方PMI為50.8,低於市場預期,內需偏弱,外需增長動能稍微回落,是PMI走低的主要因素。不過,季節性因素也是影響PMI指數下滑的原因之一,然而今年下降的幅度相較於歷史平均低,綜合研判經濟現況仍不必悲觀,在政策調控的支撐下,溫和回暖態勢並未改變。台灣第3季經濟成長率為3.78%,主要來自國內需求帶動,而國內需求成長則來自資本形成與政府消費,民間消費貢獻度則因食安問題而續下滑;另外,進口成長幅度大於出口力道,國外淨需求貢獻度下降,不過,考量歐美即將進入聖誕需求旺季,預期台灣第4季的景氣應可維持相當水準表現。
儘管美國升息等因素持續干擾市場,但中國政府對政策仍將有較大作為空間來應對,政策總體繼續走向寬鬆的方向不變。此外,滬港通後,深港通也將進入視野,QFII及RQFII規模有望逐步擴大,MSCI指數也可望將A股納入其指數體系,吸引中長期買盤加入大中華市場,對未來相關市場的流動性環境仍較為有利。 展望後市,產業配置的策略除將持續考量「獨特市場地位、政策扶持發展性與企業獲利動能強勁」三大主軸外,整體而言將更貼近會朝向「週期性政策放鬆」、「結構性改革」及 「全球科技週期」等三大主軸來移動,逐漸加大對利率敏感板塊的配置(如地產、金融),同時兼顧穩定增長、估值合理的消費板塊(包括藍籌醫藥、食品飲料及互聯網傳媒),以及中國所獨有的軍工板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