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投顧:各國政策助力及AI續航,正面看待Q4展望
美國與多國(包括歐盟、日本)陸續達成貿易協定,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關稅的寬限期再延長90天,大幅緩解對等關稅引起的通膨與經濟疑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據此於7月發布《世界經濟展望》,上調2025年、2026年全球GDP預期至3.0%、3.1%1。
統計過往三十年,不論是成熟股市或是新興股市,第四季股市平均表現上漲近5%2,明顯優於其他三季,具季節性效應。展望第四季,主要國家祭出財政刺激政策提振內需、聯準會重啟降息周期及AI題材持續發酵推動企業成長等三大要素可望支撐全球股市行情。
三大要素驅動Q4行情:全球財政政策、聯準會降息與 AI 市場加速擴張
國泰投顧認為支撐今年第四季行情有三大要素:(1)主要國家包含美國、歐洲、中國及印度,紛紛推出財政刺激措施支持內需,如美國推動大而美法案(OBBBA)、歐盟祭出《重建2030》計劃、中國大力施行「以舊換新」及「反內捲」政策,以及內需國家如印度簡化商品與服務稅(GST)等,旨在提升消費與企業投資動能,可望帶動經濟成長。(2)美國8月非農就業數據遠低於預期,就業數據疲軟引發市場對於經濟降溫的擔憂,聯準會於9月17日降息一碼,繼2024年12月以來再次降息。根據歷史統計,當聯準會重新啟動降息周期且當時未發生經濟衰退時,全球股市後1年後平均可上漲17.30%3。(3)因應AI應用需求提升,大型雲端業者(Hyperscalers)持續挹注資本支出,AI相關企業獲利明顯優於非AI企業,在美中兩國科技競爭加劇之際,未來該趨勢預期將持續,至2030年全球AI市場可望成長至1.2兆美元之規模4。
第四季多元資產佈局策略:經濟穩定之際掌握成長契機
目前主要國家經濟基本面無虞,AI持續提振市場情緒,進而推升全球股市。展望2025、2026年,標普500大型企業獲利動能有望延續,其中以成長股漲勢最佳,預估每股盈餘成長率分別為19.05%、18.17%5,為美股增添上漲動能。
歐洲方面,美歐關稅大致底定,企業展望改善,隨歐盟與德國財政政策逐步發酵,預計2026年、2027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1.1%與1.5%6,經濟轉好之際有利於景氣循環類股表現,建議關注具備成長潛力的成長股及非必需消費類股,當歐洲央行(ECB)降息近尾聲時,非必需消費類股1年後平均可上漲25.69%7。
亞洲地區則聚焦重拾市場目光的中國,以及經濟成長與企業獲利成長扎實的印度。中國 DeepSeek推出新型模型、阿里巴巴與百度著手研發AI晶片8,顯示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有所突破,加上中國政府祭出「反內捲」政策削減產能過剩,市場預期有助於重振經濟,外資連續三周流入中國ETF9,有望支撐後續股市表現。印度方面,儘管面臨高達50%的關稅衝擊,作為內需導向型經濟體,其消費在國內生產總值中占比約56.1%10,在中央與各州政府推動補貼計畫下,預期2026 年消費刺激規模達10.8兆盧比,較2024年成長38.46%11。同時,企業獲利率(profitmargin)預計自2025年的12.90%成長至2026年的13.50%12,在政策支持及企業獲利逐步成長下,看好印度中長期成長機會。
1資料來源:IMF,截至2025/4/22、2025/7/29。國泰投顧整理。2資料來源:Bloomberg,2025/8/26,指數依據為MSCI 發達市場指數、MSCI 新興市場指數,統計區間為1995年至2024年,過往績效不代表未來結果。國泰投顧整理。3資料來源:Bloomberg、國泰投顧整理,統計1990年以來聯準會於降息循環中暫停降息超過逾5個月後繼續降息的情境,圖表中紅色字體表示經濟衰退時期,指數依據為MSCIAC全球淨指數,2025/9/12,過往績效不代表未來結果。4資料來源:BofA,2025/9/2。國泰投顧整理。5資料來源:Bloomberg,2025/9/10,此預估為彭博統計之券商針對調整後每股盈餘平均值預估。國泰投顧整理。6資料來源:Bloomberg,2025/9/19。國泰投顧整理。7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2025/7/9。指數分別採用MSCI歐洲指數、MSCI歐洲成長股指數、MSCI歐洲價值股指數及MSCI歐洲非必需消費類股指數。ECB降息尾聲為統計2000年以來四次降息循環,採歐洲央行最後一次宣布降息時間點,分別為2003/6/5、2009/4/2、2012/7/5及2016/3/10,統計後三個月、後六個月及後一年平均表現,過往績效不代表未來結果。國泰投顧整理。8資料來源:Bloomberg,2025/9/12。國泰投顧整理。本文提及個股僅為說明之用,不代表本基金之必然持股,亦不代表任何金融商品之推介或建議。投資人申購本基金係持有基金受益憑證,而非本文提及之投資資產或標的。9資料來源:Bloomberg,2025/9/3。國泰投顧整理。10資料來源:Bloomberg,2025/8/27,以2024年GDP衡量。國泰投顧整理。11資料來源:BofA,2025/9/4。國泰投顧整理。12資料來源:Bloomberg,2025/9/23,以印度Sensex指數衡量。國泰投顧整理。
【以下為投資警語】
重要聲明:
1.由本公司代理之境外基金係經金管會核准或申報生效在國內募集及銷售,惟不表示絕無風險。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基金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有關基金應負擔之費用(含分銷費用),投資風險等已揭露於基金公開說明書及投資人須知(可至國泰投顧網站https://www.cathayconsult.com.tw/或基金資訊觀測站https://www.fundclear.com.tw/進行查閱),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
2.本文提及之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相關基金之績效,各基金投資風險請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本文僅為本公司提供投資人之一般參考資料,並非針對投資人之特定需求所作的投資建議,且在本文撰寫過程中,並未考量讀者個別的財務狀況與需求,故本文所提供的資訊無法適用於所有客戶或投資人,讀者應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本公司恕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亦不做任何保證。
3.基金投資涉及新興市場,因其波動性與風險程度可能較高,且其政經情勢及匯率走勢亦可能使資產價值受不同程度影響。
4.基金若投資於大陸地區證券市場以掛牌上市有價證券及銀行間債券市場為限,且投資總金額不得超過本基金淨資產價值20%。
5.投資人應注意債券型基金投資之風險包括利率風險、債券交易市場流動性不足之風險及投資無擔保公司債之風險;債券型基金或有因利率變動、債券交易市場流動性不足及定期存單提前解約而影響基金淨值下跌之風險,同時或有受益人大量贖回時,致延遲給付贖回價款之可能;基金配息不代表基金實際報酬,且過去配息不代表未來配息,基金淨值可能因市場因素而上下波動;部份基金配息前未先扣除應負擔之相關費用,基金之配息可能由基金的收益或本金中支付,任何涉及由本金支出的部份,可能導致原始投資金額減損。基金每半年配息金額之決定是由境外基金機構根據已取得之資本利得及股息收益狀況,並考量基金經理人對於未來市場看法,評估預定之目標配息金額是否需調整,若本基金因為市場因素造成資本利得及股息收益狀況不佳,將可能調降目標配息金額。基金配息組成項目表已揭露於國泰投顧網站,投資人可至網站上查詢。
6.由於非投資等級債券之信用評等未達投資等級或未經信用評等,且對利率變動的敏感度甚高,故以非投資等級債券為訴求之基金可能會因利率上升、市場流動性下降,或債券發行機構違約不支付本金、利息或破產而蒙受虧損。以非投資等級債券為訴求之基金不適合無法承擔相關風險之投資人,投資人投資相關基金不宜占其投資組合過高之比重。上述債券基金主要係投資於非投資等級債券,適合能承受高風險之非保守型投資人。
7.本文提及個股僅為說明之用,不代表本基金之必然持股,亦不代表任何金融商品之推介或建議。投資人申購本基金係持有基金受益憑證,而非本文提及之投資資產或標的。
8.投資人應留意衍生性工具/證券相關商品等槓桿投資策略所可能產生之投資風險(詳見公開說明書或投資人須知)。
9.定期定額投資人因不同時間進場,將有不同之投資績效,過去之績效亦不代表未來績效之保證。
10.各基金風險報酬等級係依投信投顧公會基金風險報酬等級分類標準及各基金之基金類型、投資區域或主要投資標的/產業,區分為「RR1、RR2、RR3、RR4、RR5」五個風險報酬等級(RR係計算過去5年基金淨值波動度標準差,以標準差區間予以分類等級)。各基金風險報酬等級係基於一般市場狀況反映市場價格波動風險,無法涵蓋所有風險,不宜作為投資唯一依據,投資人仍應注意基金個別風險,斟酌個人之風險承擔能力及資金可運用期間之長短後辦理投資。各基金之主要風險包括信用風險及市場風險等,請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及投資人須知。
11.內文中未特別載明資料來源處,資料皆來自於國泰投顧。
國泰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為首源投資、摩根士丹利等系列基金在台灣之總代理。
【國泰投顧獨立經營管理】
國泰投顧營業執照字號:(110)金管投顧新字第011號
地址:台北市信義路5段108號6樓
客服專線:(02)7710-9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