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不確定下,宜利用環球均衡基金建立核心持股
近日經濟數據仍是好壞參半的情形,由股市的表現可以看出,投資人仍舊擔憂企業獲利與經濟復甦的情形,美國央行總裁葛林斯班在上週的演講當中亦暗示美國經濟復甦的速度將較預期緩和,葛林斯班亦提醒投資人勿對企業獲利復甦狀況有過分樂觀的期待。在市場變數仍多,包括在企業獲利面、消費面、以及投資面預料皆復甦有限之下,景氣復甦時期可能拉長。在目前的投資環境之下,現階段投資策略可以環球平衡型基金作為長期投資的核心部位。
降息的強心針對經濟復甦的力道能帶來多少效果
儘管美國與歐洲以降息方式寄望復甦經濟成長,但全球基本面與結構面因素仍對經濟復甦注入許多的不確性因素,包括
(一) 科技產業嚴重產能閒置及獲利衰退
(二) 公司庫存情形仍然令人擔心
(三) 企業的資本支出大幅縮減,且未見明顯改善的跡象
(四) 失業問題日趨嚴重可能令消費者信心不足,消費意願降低
(五) 獲利如無法改善金融體系可能再度緊縮信用
(六) 企業違約還債率仍處高點
也就是說,降息之後對於經濟將帶來正面助益,唯在市場變數仍多,包括在企業獲利面、消費面、以及投資面預料皆復甦有限之下,景氣復甦時期可能拉長,但經濟衰退的機會不大,在目前的投資環境之下,現階段投資策略可以環球平衡型基金作為長期投資的核心部位。
平衡型基金是欲介入海外基金市場的投資人可優先考慮的投資標的
由於現階段基本面仍有許多風險,加上經濟復甦力道預料有限但不致進入衰退,而市場仍相當不明朗之下,同時掌握股市上漲空間以及用債券來平衡風險的平衡型基金,便成為現階段較為適合的投資工具。
利用平衡型基金建立核心持股
所謂Core Holding指的是投資組合中主要的投資部位,不論是針對保守型、穩健型、或是積極型投資人皆可納入投資組合的最核心投資工具。核心部位的比重需有一定比例,但可根據投資人的投資屬性做高低程度的調整。
為何要建立核心持股
(一) 歷史證明追漲追跌都不如分散投資組合
不同投資商品有不同的投資風格。就如同整體市場一般,不同的投資風格在不同時間會有不同的表現,有些投資方式在其他投資方式呈現負報酬時會呈現正報酬,而當有些風格表現平平甚至負報酬時,卻有其他的投資風格迭創最佳紀錄。要如何才能在某個年度中選擇出最好的投資風格?答案是同時選擇各種的投資風格。
儘管預測未來有其困難性,但許多投資人仍然嘗試著這麼做,有些人追逐去年表現最佳的資產,而有些人則將資金投入去年表現最差的資產上,但歷史資料顯示這兩種方式都不是最好的投資風格,取而代之的,只要將投資組合分散到不同資產上,事實上就能夠在最後得到勝利。
下圖顯示三種投資方式:投資在去年表現最佳的資產;投資在去年表現最差的資產;以及分散投資組合。在每種情況於每年年初時投資10000美元,投資期間為過去二十年。
- 去年最佳資產*:相信“趨勢是你的朋友”的投資人可能會選擇這種方式將資金投入去年表現最佳的資產,並期待歷史重演。
- 去年最差資產*:採用一般所謂的反向操作策略,這種投資人相信市場具有循環性,去年表現最差的資產在今年一定會強勁反彈。
- 風險分散投資風格:這種方式是將資金平均分配到七種不同的主要資產;大型成長股、小型成長股、大型價值型股票、小型價值型股票、大型核心股票、國際股市以及美國債券市場。這種投資策略將風險分佈在不同投資風格上,以限制損失風險並增加長期獲利的潛力。
資料來源:Lipper, Inc. 過去績效並不保證未來的報酬。
(二) 無法長期持續投資的結果
在每次的市場循環裡,股價總是會有漲有跌,通常有限天數的上漲會成為整體報酬率中大部份的貢獻來源。
有些投資人試圖預測進場時機,嘗試在預期市場即將下跌時出清持股,並嘗試在預期市場即將大漲時買進股票,然而,嘗試預測市場的變動方向是不可能的,同時成本也十分高昂。
正如同下表所顯示,若錯過完整市場循環中表現最好的十天將會對整體績效產生不利的影響。一筆從1983年1月3日至2000年3月31日止的投資會有14.7%的平均年報酬率,這表示初始投資的1,000元最後會成長至10,657元,但是如果期間當中錯過表現最佳的十天,最後只會成長為6,439元,差距高達40%!
S&P 500Ò 指數在過去市場循環週期間的年平均報酬率(期間:1983/1/3~2000/3/31)
平衡型基金是核心持股的最佳標的
平衡型基金可以同時掌握股市上漲空間並且用債券來平衡風險,是執行核心持股策略最佳的投資工具。平衡型基金的特色在於依照全球資產市值比重搭配資產配置觀念,由基金經理人將債券與股票做最佳的組合,既可掌握股市的上揚潛力,又可以債券部位平衡整體的風險,具備有降低風險的功能。加上基金經理人隨時針對股票與債券的部位做彈性配置,投資人等於將長期的主要投資部位交由專業經理人做專業且即時的處理,可以避開自行建構投資組合在比重上拿捏的不適切性。
依照投資人的風險屬性建立核心持股
而在整體投資組合的搭配上,投資人應根據自身的風險屬性建立自己的核心組合及外圍組合,對於保守型投資人而言,除了債券型基金之外,可以適度搭配平衡型基金建立股票的部位,建議保守型投資人應配置60%至80%的資金於均衡型基金與債券型基金上,其餘20%至40%配置於外圍組合上(這部分的選擇包括單一區域型基金、產業型基金、以及中小型等),風險程度較高的穩健型投資人以及積極型投資人,可以適度增加外圍組合的比重至40%~60%,甚至60%~80%不等。
在核心組合的比重應納入均衡型及債券型
核心組合 | 外圍組合 | |
保守型 | 均衡型+債券型(60%~80%) | 其他(區域型、產業型、或中小型基金) (20%~40%) |
穩健型 | 均衡型 (40%~60%) | 其他(區域型、產業型、或中小型基金) (40%~60%) |
積極型 | 均衡型(20%~40%) | 其他(區域型、產業型、或中小型基金) (60%~80%) |
資料來源: 美林投資管理
環球均衡型基金的投資區域涵蓋全球主要區域,資產類別同時涵蓋股市與債券,全球產業亦皆可投資,不錯過任何投資機會,加上股票及債券的比重可以適市場狀況隨時做調整,操作空間較單純的股票基金與債券基金更具彈性。特別在市場波動狀況升高,股票與債券負相關程度上升之下,股市上升時可以掌握到上升波段,股市下跌時則可利用債券部位避險,正是平衡型基金的特色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