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永昌中國A股基金七月份經理評論
2014/8/19 上午 10:22:00 作者:吳萬益
美國7月ISM製造業指數攀升至2011年4月以來新高,顯示美國經濟處在健康的復甦步調中,消費復甦逐漸刺激訂單回升,未來將有利廠商啟動庫存回補行情。整體來看,景氣健康的復甦將使FED逐步減碼QE的動作將會延續,而市場關心的升息時點則仍須再密切觀察CPI的走勢而定。中國7月PMI指數51.7,升幅高於市場預期,小企業的PMI亦揚升1.7,外需好轉對出口型的製造業開始有顯著的拉動,改善了製造業前景的預期,也促使企業原材料庫存需求上升,拉動了內需和生產。另外,小企業PMI的好轉,也反映了出口好轉對沿海製造業的拉動作用顯現。惟須留意的是,7月非製造業PMI較上月回落0.8,主要原因為建築業較前月回落幅度較大,顯示當前的房地產投資繼續放緩,對固定資產投資和內需等方面仍有所拖累。台灣第二季GDP成長提升至3.84%,高於主計處預估,內需及外貿分別貢獻2.6%及1.2%,民間消費成長與上季相當、固定投資升至6.9%,出口成長亦續升至4.5%。整體來看,未來一年國際景氣可望穩健復甦,預期對台灣出口將有相當助益。
近期陸股突破了近半年來在2,000-2,150的整理區間,假若短線壓回有機會守穩2150,預期上證指數將有機會挑戰去年的2200-2400的區間整理帶。陸股近期表現強勢除反映總體基本面持續改善外,也反映了滬港通題材的熱錢效應,促使主板權值股快速拉升,惟若行情要走的長且穩,具有獲利穩定性及業績成長性的產業龍頭個股未來勢必要擔綱漲升的主流,否則熱錢一退,行情來得快就去得快。因此,A股基金在閉鎖期仍將採取穩健進場加倉、不躁進為原則,避免貿然快速加碼而在行情瞬間反轉時傷及基金淨值;在選股策略上,具有獨特市場地位、政策扶持發展性與企業獲利動能強勁等三大原則仍將為最主要的依據,產業配置依然會以家電、乳業、旅遊、互聯網、傳媒、醫療、汽車零組件、電子與國防軍工等為佈建主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