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基金1月份基金評論
2008/1/31 上午 09:18:00 作者:黃薰賢
MSCI亞太指數(不含日本)12月微跌1.33 %(美金計價,下同),盤勢大體上呈現盤整格局;但細看各國表現,其實差異甚大。印度與馬來西亞漲幅高達6.92%與4.20%;相比之下台灣與韓國極為弱勢,分別下跌0.85%與 上漲0.03 %。
回顧2007年,印度與印尼全年漲幅高達52.49%與57.50%,是亞洲最亮麗的兩個國家;台灣卻只有4.94%的年度報酬,與鄰國相比望塵莫及。觀察各項產業,MSCI亞太區資源類股指數(美金計價,下同)全年度上漲73.8%,工業類股指數次之,也有68.7%的亮麗表現;科技類股小幅上揚2.71%,敬陪末座。受到耶誕與新年假期的影響,十二月交易狀況十分清淡,仍在場中交易的投資人也很保守,寧願等待耶誕節後的銷售數據出爐後再行佈局。 展望未來,遠東大聯認為2008的波動性將比2007年更大,選股的挑戰性更加艱鉅。首先,美國景氣反轉已成定局,近期經濟數據(包括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失業率,非農業就業人口增長率)皆低於預期;在此狀況之下,非必需用品如電子產品的需求受到衝擊。另一方面,新興市場對原物料需求依然強勁,再加上不定時的地緣政治因素刺激與久久不散的通貨膨脹烏雲。因此,我們的佈局將側重於亞洲內需與原物料相關產業,以歐美出口為主的企業則謹慎以對。 投資策略方面,金融類股偏好典型內需產業,以印度銀行業獲利成長力道最強。消費類股則以韓國為主,盼總統大選後,政策改變可望促進國內經濟。電子產業,則因中國勞動新法實施、成本增加與美國經濟不振、需求減緩,將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