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基金8月回顧與未來展望
美國7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意外下跌至4個月來最低,主因是6月份失業率6.4%升至9年來的高點位置,導致消費者信心下跌。6月份的零售銷售月增率0.5%,年增率為4.2%,若扣除汽車則月增率0.7%,年增率3.8%,整體而言,消費支出依然呈現穩定。就物價方面來看,6月份物價上揚主要是能源價格上揚所導致,扣除能源上揚的因素,依然有通縮的壓力。顯示美國經濟依然未見強勁的復甦力道。而台灣隨著亞太地區SARS疫情獲得控制,加上資訊及電子產業旺季效應提前反映,6月外銷接單金額達138.3億美元,創近2年半來新高,年增率11.7%,也是今年爆發SARS疫情後,外銷訂單首度恢復兩位數成長,工業生產年增率由負轉正,顯示台灣景氣已逐步邁向復甦,未來若見到資本設備進口成長時,景氣復甦的力道將會七月份國內股市表現亮麗,加權指數以5318.34點作收,較上月底上揚446.19點,漲幅9.16%,成交日均量放大至1457.43億元左右,增幅28.74%;而由於外資持續淨匯入,台股屢創新高,新台幣呈現明顯升值走勢,隨後因美國公佈之經濟數據轉佳,美財長史諾更重申強勢美元政策不變,帶動美元轉強,新台幣升值壓力減弱,月底新台幣以34.417元兌一美元作收,全月升值0.195美元,升幅0.56%,成交日均量8.2億美元,較上月增加0.37%;且本月因央行積極於匯市買匯阻升台幣,貨市資金浮濫苦無去處,央行雖機動進場沖銷,短率依舊逐日下滑,加上債市殖利率反彈,券商大幅減碼,資金需求銳減,月底公債RP利率收在0.675%,較上月下滑0.25%,平均O/N及短票RP利率分別收在1.024%、0.7%,各較上月下跌0.15%及0.25%。
八月份寬鬆因子包括央行發行NCD和CD到期3242.45億元,公債付息93.55億元、省債還本100億元、國庫短借到期200億及月底軍公教薪餉撥款約150億元;緊縮因子則有央行機動發行NCD、財政部增額發行20年期92甲三期公債300億元、例行性貨物稅繳庫約50億元等,此外尚有遠百等有擔保公司債及歐洲投資銀行、交銀、北銀金融債陸續將於本月交割,但因寬鬆因子仍遠超過緊縮因子,市場資金將持續寬鬆狀態,預期8月份公債RP及短票RP利率區間分別在0.6%-0.75%、0.6%-0.8%, O/N利率則因央行態度而維持在1.0%左右。 公債殖利率在美債大幅彈升及台股表現強勢之影響下,呈現揚升局面,且指標券924亦突破2.0%關卡,即使美國FED以及我國央行對目前大幅揚升的利率表示關切,但因目前市場對經濟前景看法普遍樂觀,使殖利率下檔有限,但在通貨緊縮陰影及籌碼面因素下,基本面與資金面均對債市有利,逢高投機與投資性買盤仍伺機介入,預期中短線之公債殖利率行情有可能陷入區間盤整,建議區間操作;公司債殖利率則因整體債券基金規模增加有限,殖利率下探空間不大。 七月底基金規模較六月底減少22.79億元達471.98億元,減幅達4.6%,基金淨值由13.9071上漲至13.9308,換算年投資報酬率為2.01%。投資組合中,公司債比例為35.12%、金融債券比例為7.49%、國際金融債比例為0.21%、定存比例32.07%、公司債RP比例為0.94%、債票券RP比例為23.19%,若加計一個月內到期之定存之流動性資金比例則為27.84﹪,皆與預期目標相符。 未來投資策略上,在外資持續買超及企業公佈財報亮麗下,市場對下半年經濟前景均樂觀其成,存放比亦自92/2谷底的65.11%逐月揚升至65.63%,顯示央行寬鬆貨幣政策對經濟成長有實質助益,預期八月份國內股市在資金量能充沛下,應有表現空間。而公司債利率在整體市場需求不振下,預期將逐漸回歸合理之利率水準,公債殖利率則呈區間震盪,故在投資策略上,因短期利率無反轉之虞,在應付流動性之餘仍以適度提高公司債比例為原則,公債比例以5%為上限,公司債比例以40%為上限,金融債券以20%為上限,國際金融機構債券因債信及流動性俱佳,建議以20%為上限、公司債RP以5%為上限,定存則以不超過40%為目標,債票券RP加計一個月內到期定存之流動資金比例為2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