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降息會產生什麼影響?
2001年1月是美國聯邦儲備局過去十年來頭一次在一個月降息100基本點的月份,這些降息動作引發了一些重要的問題,目前最嚴重的議題就是到底這次降息對於美國經濟復甦的幫助能夠多麼成功?重要的是這個問題決定於金融體系是否能有效率地運作,並且扮演好將寬鬆的貨幣政策導入經濟的角色。
經濟背景
過去幾個月美國所發佈的經濟數據的確顯示疲軟的狀況超出一般的預期,而最近出籠的消費者與企業信心調查數字更增加了投資人對未來的不安,為了對這樣的一個情況作出回應,且通膨威脅不再的情況下,美國迅雷不及掩耳地大幅調降利率,的確,我們預期聯準會在年中之前還會有進一步降息的動作,不只我們持以上的看法,大多數關心美國經濟的人預期利率還有下降的空間。
降息是否能夠拯救衰退邊緣的經濟?
當經濟情勢惡化後,投資人會越來越專注在聯準會的動作是否能有效地阻止經濟從成長趨緩到衰退的階段。若以1995及1998年兩次降息所產生的寬鬆循環為例,我們認為領先經濟指標應該在上半年就會觸底反彈,而經濟景氣也會隨後相繼回升,美國經濟成長幅度趨緩的狀況會受到01年平均油價較00年為低的正面影響,也會受到未來減稅的助益,不過消費者過高的負債與過低的家庭儲蓄率使得經濟暴露在消費者信心消失的風險中。
相反的,1990年與上述兩次寬鬆循環所產生的結果截然不同,在90年那一次的循環中,金融體系展現不同的情況,竟然無法將降息有效地轉化至經濟中,結果領先指標在首次降息的十八個月後才觸底反彈,另外一個更明顯的例子就是日本經濟,首次降息之後經過十年都還未見到任何反彈。
是故金融體系是否能將調降利率的動作有效地轉化就成為一件重要的議題。
對調降利率作有效地轉化
有許多方法可以觀察金融體系的動作,並且檢視金融體系是否已經處在將降息轉化至經濟當中的有利位置,例如貨幣乘數就是一種工具。
貨幣乘數的嚴格定義就是廣義貨幣與狹義貨幣的比值,照這種定義來看,它就是一種檢視銀行財務結構是否健全、銀行對風險的態度以及對信用需球狀況的工具,換言之,它會顯示銀行與個人是否願意借款的狀況,如下圖顯所貨幣乘數目前仍處在正常的狀態,因此利率與廣義貨幣供給之間的關係現階段並沒有遭到破壞。
還是其他的經濟指標可以指出美國貨幣政策轉換的過程是否會正常的運作,舉例說明:我們可以從美國公債換利利差 (Swap Spreads)的變化情況事先看出美國銀行體系的健康狀態,過去十年利差逐漸在縮小,並且在美國元月份降息後呈現出急速萎縮的情形,暗示美國投資人對於金融體系的市場信心正在增加,這也正是金融體系轉換聯準會政策能力佳的預兆。
同時,公司債利差也提供了一個檢視金融體系健康與否的工具,在過去兩次寬鬆循環期,利率下降往往使得債信利差(Credit Spreads)呈現縮小的情況,這說明了企業的健康狀況正在改善,不過在90年代初當美國宣佈降息後,債信利差卻有擴大的趨勢,這種現象反映出市場對於企業健康與否的疑慮升高且因為降息對經濟所造成的影響延後出現。因此在這次寬鬆循環之初就出現這樣的徵兆的確令人感到鼓舞,因為聯準會降息後,所有不同的債信利差都出現縮小的情況。
因此只要金融體系能夠持續有效地運作,預期今年上半年前領先指標可望自底部回升。
股票市場
正如同上述情形,美國經濟自從去年年中就開始出現成長減緩的情況,在這段期間裡投資人將美國疲軟的經濟數據解釋成對利率環境的利多消息,但是卻是企業獲利成長的利空訊息。對於利率未來走勢的樂觀預期已經推動著股市走高,不過逐漸惡化的公司獲利前景卻也妨礙股市任何的漲勢。
在元月初美國開啟了降息風,我們對於短期市場的發展已經比之前更具信心,因為較佳的利率環境將會模糊掉投資人對企業獲利成長惡化的疑慮,提供了金融市場一個正面的發展背景。
展望未來,投資人必須要看到企業獲利再度成長,由於國家經濟的繁榮會挹注到企業獲利成長上,因此降息是否能夠重新點燃經濟成長動力的火花將會顯得非常重要。很自然的,我們會持續檢視美國所公佈的任何經濟數據,但是我們並不認為短期間這些數據會出現復甦的跡象,為了要判定聯準會貨幣政策成功的可能性,我們會持續將注目的焦點放在金融體系是否能有效率地運作,並且扮演好將寬鬆的貨幣政策轉入經濟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