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球小型股表現普遍超越大型股
美國小型股與大型股之表現比較
期間漲跌幅 | |||||
一個月(%) | 三個月(%) | 六個月(%) | 十二個月(%) | 年初至今(%) | |
小型股 | |||||
S&P 600 | -0.35 | +1.58 | +6.31 | +5.24 | +8.86 |
Russel 2000 | -0.73 | -2.76 | +2.17 | -6.66 | +5.00 |
大型股 | |||||
S&P 500 | -2.04 | -5.37 | -3.84 | -20.47 | -6.89 |
Russel 1000 | -2.11 | -5.49 | -4.0 | -21.22 | -7.02 |
資料來源: Bloomberg
統計日期: 8/24/2001
小型股今年以來表現超越大型股的原因
聯準會積極降息,使小型企業的籌資成本及資金取得的容易程度獲得改善
一般來說對小型公司而言,由於銀行貸款給小型公司風險相對較高,因此資金的取得成本相較大型公司為高。造成今年小型公司表現超越大型公司的主要動力之一來自於聯準會的連續降息,使得大型公司與小型公司在資金成本上的差距(cost of capital spread)獲得縮減,由高收益債券的利差縮減便可明顯看出。
當相對上小公司與大公司的資金成本差距縮小,小型股當然便取得了股價上相對領先大型股的優勢。
我們再以美國普遍的銀行基本利率與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之利差為例,利差已從今年年初的458個基本點(這同時也是18年來最高)下降至目前的159個基本點,一共縮減達300個基本點之多。由下表亦可發現,1990年聯準會降息之後,羅素2000指數在一年後上揚幅度高達52%。
歷史上美國聯準會降息達200個基本點後
小型股指數與大型股指數表現之比較
期間漲跌幅 | ||||
一個月 (%) | 三個月 (%) | 六個月 (%) | 十二個月 (%) | |
羅素2000指數(a) | ||||
11/8/84 | -5.2 | +14.3 | +9.0 | +14.7 |
8/21/86 | -7.3 | -3.9 | +12.3 | +21.5 |
10/29/90 | +5.4 | +16.3 | +43.8 | +52.0 |
平均 | -2.4 | +8.9 | +21.7 | +29.4 |
史坦普500指數(b) | ||||
11/8/84 | -3.8 | +8.0 | +7.1 | +14.8 |
8/21/86 | -7.0 | -1.5 | +14.3 | +34.5 |
10/29/90 | +4.8 | +11.2 | +23.8 | +29.7 |
平均 | -2.0 | +5.9 | +15.1 | +26.4 |
二者差距(a-b) | ||||
11/8/84 | -1.4 | +6.3 | +1.9 | -0.1 |
8/21/86 | -0.3 | -2.3 | -2.0 | -13.1 |
10/29/90 | +0.5 | +5.1 | +20.0 | +22.3 |
平均 | -0.4 | +3.0 | +6.6 | +3.0 |
資料來源:美林
聯準會積極的降息動作有助經濟觸底回升,投資人在未來對於企業風險的承擔程度將逐漸增強,在產業方面,對經濟復甦較為敏感的產業類別會率先復甦,包括金融、基本材料、資本材等。
(二) 企業整合與併購風潮帶動小型股的投資價值顯現
隨著全球企業併購風潮的持續,越來越多的企業整合,使得投資人注意到小型公司的投資價值,這使得小型公司在今年以來逐漸表現出超越大型股的表現。
2001年第一季的併購活動有減緩趨勢,但預期併購活動將會回升
註:小型股指的是市值介於2億至10億美元之公司
資料來源:美林
小型股與大型股相關程度較低,可分散投資組合風險
觀察從2000年3月以來的羅素兩千指數與史坦普五百指數,我們發現代表小型股的羅素兩千指數今年第二季以來表現已超越大型股的史坦普五百指數。此外小型股與大型股相關程度較低,史坦普五百指數與羅素兩千指數過去五年的相關係數為0.791,低於史坦普五百指數與道瓊工業指數之相關係數0.936,亦較史坦普五百指數與那斯達克指數之相關係數0.967為低。
基於小型股的投資價值逐漸浮現,建議投資人可將小型股基金納入為投資組合中作為外圍組合,不但可以分散投資組合的風險,亦可使投資組合更為多元化,享受小型股投資價值浮現的長期成長契機。
羅素兩千指數與史坦普五百指數走勢圖
期間: 03/2000~8/2001
資料來源: Bloomberg
史坦普五百指數與其他指數過去五年之相關係數
羅素2000指數 | 道瓊工業指數 | 那斯達克指數 | |
史坦普五百指數 | 0.791 | 0.936 | 0.967 |
統計時間: 8/1996~8/2001
資料來源: Bloombe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