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環宇債券基金經理人陳立庸問答集
Q1:繼11月初澳洲與英國央行陸續升息後,12月3日澳洲央行再度宣佈升息,似乎全球市場已開始嗅到升息的氣味,請問現在還是投資債市的時機嗎?
A1:債券投資對利率走向極為敏感,利率上升的預期存在,債券價格也將臨修正的壓力,當利率反轉向上之際,長債可能發生的資本損失(Capital loss)將比短債大,而短天期的固定收益工具投資組合(如:1年期短債、商業本票、金融債等)的收益來源以利息收入為主,將因利率上升而使其收益率提高,長天期的固定收益工具投資組合(包括5年期以上的政府公債、公司債等)的收益來源除了利息收入,亦包含債券價格波動的資本利得/利損;因此,在預期市場利率走揚趨勢下,將短期債券比重提高,降低債券投資組合的存續期間,依然可以追求債券市場的穩定收益的投資機會。
Q2:因應升息,應如何提升固定收益投資報酬率?
A2:全球景氣正式邁向復甦,各國中央銀行近期開始出現升息動作,繼英國央行和澳洲央行分別在11月、12月升息後,美國聯準會也暗示不排除明年3月以後升息,面對主要工業國家陸續升息,未來國內外利差逐漸擴大的情勢,就投資各固定收益工具而言,投資人應加緊佈局外幣固定收益工具,以提升收益率。
Q3:短期固定收益工具投資是否已成為升息趨勢下的新訴求?
A3:由於長債對於利率的敏感程度較短債大,可能發生的資本損失(Capital loss)亦將比短債大,因此當面對新的利率環境,投資人在債券投資方面,調整債券投資組合的存續期間(Duration)即改變投資組合的長、短債配置的比重,是目前最為穩健的投資模式,因此短天期固定收益工具投資已成為升息趨勢下的新訴求,多幣別固定收益工具即屬於短天期固定收益工具投資組合。
Q4:匯豐環宇債券基金的平均存續期間為目前國內所有海外債券基金最短,為何?
A4:在利率風險管理的角度上,我們重視存續期間和殖利率曲線策略,首先針對各個國家不同的利率循環,不同的殖利率曲線型態,採行不同的投資策略,以極大化投資效率,我們不單只是注意台灣的殖利率曲線,我們分析的是全球利率環境,這使我們得以在全球各個利率曲線間,探測出相對價值投資機會,今年以來新成立的海外基金平均存續期間約在2.5~5年之間,平均存續期間越長,利率波動的風險越高;本基金投資策略上將維持投資組合的平均存續期間約在1~2年之間,在利率走升趨勢下,達到追求較高的利息收益,並兼顧高流動性的目的。
Q5:外幣固定收益工具表現優於其他固定收益工具嗎?
A5:以「多幣別固定收益工具投資組合」的投資策略來看,其主要的投資目標主要是追求較高的利息收益,並兼顧高流動性,同時分散投資於各主要外幣之固定收益工具;所以,有二大投資特色,一為存續期間最適化,二為幣別組合最適化。「多幣別固定收益工具投資組合」投資一籃子外幣固定收益工具,包括新台幣、美元、歐元、英鎊、澳幣、紐幣、日圓,新台幣部位主要因應每日流動準備,投資組合的平均存續期間介於1~2年,經過長期的投資模擬之報酬率,自1993年下半年至2003年10月,年投資報酬率介於2.3%~17.8%,平均值約6.97%,表現優於同期間國內債券型基金及新台幣定存,顯示多元化的海外固定收益資產配置有其必要性。
Q6:如果台幣大幅升值,匯損影響投資績效?
A6:新台幣目前不具備大幅升值的理由和條件,雖然美國的強勢美元政策鬆動,全然而亞洲各國為了維持出口競爭力,均不願本國貨幣大幅升值,故亞洲主要貨幣率相對穩定,如今年以來至11月14日止,韓圜僅小升1.2%、新加坡幣微升0.86%,新台幣也只小升2%;由於本基金是新台幣計價,故美元走勢對基金績效會有一個混合的效應,例如:當新台幣兌美元大幅升值時,本投資組合的美元部位將出現負面影響,但總結的淨影響可以變成正的,主要是由於歐元、英鎊、澳幣、紐幣、日圓的投資部位可能對美元/新台幣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