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達台灣成長基金3月份台股回顧與展望
三月台股主要受到日本大地震以及中亞戰雲密佈的影響,台股曾一度急跌至8070.52點,距離8000 點關卡也僅只一步之遙!不過隨著國際主要股市接連大漲,同時也吸引包括外資在內的買盤進場,雖然三月份台股指數高低上下震盪了將近760 點,不過月線也相當戲劇性的收了紅盤。整體看來,三月份台股共計上漲83.65 點,並收在8683.3點,漲幅達0.97%。觀察各產業在三月份的表現來看,重建概念股以及原物料相關類股普遍以上漲作收,其中如水泥(+15.07%)、機電(+9.45%)、橡膠(+8.96%)、油氣電股(+7.38%)、食品(+5.96%)、塑膠(+5.2%)、百貨(+5.03%)、化學(+4.68%)等。反之,受到奢侈稅消息面影響的營建股(-4.83%)、以及日本地震間接影響的汽車(-4.81%)、運輸(-4.72%)、電子零組件(-4.65%)、觀光(-4.45%)、光電(-3.25 %)等族群則相對較為弱勢。
台灣經濟現況
經建會發布最新景氣概況報告,2 月景氣對策信號連續第6 個月呈現黃紅燈,綜合判斷分數為33 分,各項指標顯示台灣經濟當前仍保持穩定成長。對於日本震災的影響,經建會副主委胡仲英表示,OECD 判斷震災對日本GDP 的影響在0.5%以下,因此對全球景氣也不會有太大影響,但是對亞洲國家影響比較大,不過,未來比較大的問題還是油價與物價,景氣仍然維持「審慎樂觀」,只是要比以前「更加審慎」。經建會也指出,2 月領先指標綜合指數為125,與上月持平;作為景氣轉折預知點的領先指標6 個月平滑化年變動率則為1.9%,較上月2.5%減少0.6 個百分點,是連續第16 個月下滑,但減幅持續縮小中。經濟部公布,2 月份外銷訂單金額為288.7 億美元,年增率5.33%,是近16 個月以來首度個位數成長。值得注意的是,若折算成新台幣,2 月外銷訂單年增率竟然不增反減,衰退3.7%,是近17 個月來首度呈現負成長。經濟部表示,加上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自去年七月至今年三月大幅升值,廠商營收恐有匯兌損失。
股市展望
回顧第一季台股,大盤猶如坐雲霄飛車般的上沖下洗,使得投資人(包括外資)紛紛走避。台股農曆年後開紅盤,因投資人信心滿滿,大盤曾於今年2 月8 日一度上漲至9220.69 點,隨後台股受到北非政局持續動盪,進而使得油價不斷攀升,在此利空下,國際股市紛紛出現較大的跌幅,也連累台股成為外資的提款機。三月份正當台股逐漸走穩之際,又發生了日本9.0 大地震,加上核能外洩危機使得大盤一度跌破年線,最低跌至8070 點!短短的一季之內,台股大盤就來回震盪將近1200 點。隨著時序進入第二季,投資上須要觀察下列幾個重點:
1.經濟面動向:經建會近日公布景氣燈號,2 月景氣續亮代表穩定略熱的「黃紅燈」,但領先指標較上月續跌0.6 個百分點,為連續15 個月下滑,顯示景氣擴張速度趨緩。值得注意的是,3 月由於發生日本震災、中東戰事,全球經濟風起雲湧,景氣的不確定性大幅提高。根據經研處處長洪瑞彬表示,景氣黃紅燈代表目前國內景氣仍呈穩定擴張。但值得注意的是景氣領先指標「6 個月平滑化年變動率」在2 月份續跌0.6 個百分點,這已是連續15 個月的下跌。領先指標下滑,顯示國內景氣雖還在擴張,但擴張的速度已逐漸趨緩,事實上亞洲新興國家的景氣領先指標也都出現趨緩的走勢。
2.電子股零組件供應斷層:第二季即將面對最大的衝擊將來自佔台股近六成比重的電子族群,由於日本正積極從事災後重建,包括在日本生產的重要電子關鍵零組件,屆時是否能夠順利供貨,將會大大的影響到電子股的股價表現。根據美林證券全球科技產業研究團隊的預估,日本強震對科技業供應鏈的衝擊效應將從第二季底開始浮現、甚至延續至整個第三季;雖然日本方面的關鍵零組件可能出現短絀的現象,不過由於第二季向來是電子產業的傳統淡季,因此衝擊力道是否因此減輕,則需要密切關注。
3.兩岸題材是否持續發酵:台灣擁有獨步全球的兩岸利多題材來支撐大盤,第二季包括金融以及中概等類股應該有機會取代電子股成為台股盤面上的要角。特別要注意第二季幾項重要的兩岸政經活動,例如4 月份金融議題協商會議、5 月份陸客自由行可望開放、6 月份第七次江陳會簽署投保協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