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利基金11月投資策略
2006/11/10 下午 03:08:00 作者:黃筱潔
美國第3季非農生產力呈現零成長,為近3季來的最低水準,年增率則連續兩季下滑至1.3%,創下1997年第3季以來的新低,而單位勞動成本則居高不下,且年增率連續3季上揚至5.3%,創16年來新高;另外,達拉斯Fed銀行總裁Richard Fisher表示,消費者通膨可能已經到頂,數據顯示通膨風險仍未完全解除,近期美國經濟陸續出現雜音,加上大選在即,因此美股短線有面臨下修的壓力。
在台灣,總統夫人因國務機要費案遭檢方起訴,近期內,總統下台與否,政黨對立加劇,增加股市的不確定性因素,政治利空為台灣股市落後國際股市表現之主要因素,現階段而言,此次事件造成的實質性影響有限,但對台股仍有負面影響。單純就股市而言,近期重量級廠商法說會釋放的訊息多指向第四季傳統旺季的強度可能不如以往,但是預期在VISTA的推出下,明年第一季淡季仍有淡季不淡的預期。
所以大利基金認為台股指數區間震盪,類股輪動、個股表現狀態依然持續,操作原則還是選股不選市,在電子部份,由於第四季上游晶圓代工產能利用率降低,有利於IC設計公司的獲利,加上廠商市佔率擴大下,IC設計業仍為大利基金投資目標;近期有廠商陸續對多晶矽供需平衡的時間往後移,加上廠商第三季季報表現較預期佳及10月營收持續成長的激勵下,有利於太陽能族群的表現;至於中概股雖然出現拉回修正的格局,不過由於中國經濟明年仍可維持強勁需求及港股與大陸股市持續創下新高,因此國內相關個股整理後仍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