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總表 新聞內文

《農產品》關注中國買盤 CBOT農產品漲跌互見

字級設定:

MoneyDJ新聞 2025-11-19 06:16:54 黃文章 發佈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小麥與玉米期貨11月18日上漲,黃豆則是下跌,3月玉米期貨收盤上漲0.3%至每英斗4.4950美元,3月小麥上漲0.1%至每英斗5.59美元,1月黃豆下跌0.3%至每英斗11.5350美元。美國農業部週二公告,出口商報告對中國銷售79.2萬噸的黃豆,此前市場傳言將超過100萬噸。

美國洲際期貨交易所(ICE Futures U.S.)12月棉花期貨11月18日上漲0.5%至每磅64.39美分,3月粗糖期貨下跌0.7%至每磅14.70美分。

美國農業部11月17日公佈的每週出口檢定報告顯示,截至11月13日當週,美國小麥一週出口檢定量為246,533公噸,佔穀物出口總量的7%;較前週減少15%,較上年同期增加25%,主要出口市場為日本(87,493公噸)、印尼(56,620公噸)。自6月起的2025/26年度小麥累計出口量年增19%至12,363,115公噸。美國農業部11月報告將2025/26年度小麥出口量小麥出口量預估維持不變為2,450萬噸。

截至11月13日當週,美國玉米一週出口檢定量為2,053,932公噸,佔穀物出口總量的58%;較前週增加38%,較上年同期增加135%,主要出口市場為墨西哥(592,006公噸)、日本(424,773公噸)。自9月起的2025/26年度,美國玉米出口檢定量年增73%至15,838,871公噸。美國農業部11月報告將2025/26年度玉米出口量預估較前月上調250萬噸至創紀錄的7,810萬噸。

美國黃豆截至11月13日為止的一週出口檢定量為1,176,307公噸,佔穀物出口總量的33%;較前週增加5%,較上年同期減少48%,主要出口市場為義大利(199,425公噸)、墨西哥(196,623公噸)、埃及(176,415公噸)。自9月起的2025/26年度,美國黃豆出口檢定量年減43%至10,109,477公噸。美國農業部11月報告將2025/26年度黃豆出口量預估較前月下調136萬噸至4,450萬噸。

克雷頓大學(Creighton University)農業經濟學家厄尼?高斯(Ernie Goss)表示,最新的「農村主街指數」(Rural Mainstreet Index)顯示,美國農業經濟已滑落至五年來的最低點,疲弱的農產品價格持續抑制美國中西部地區的經濟活動。十月份的指數降至34.6,是自2020年5月以來的最低讀數。

美國農業部月報表示,2025/26年度美國小麥的最新展望顯示供應增加、使用量不變,期末庫存因此上升。本月供應上調主要來自更高的生產量,較前月上調5,800萬英斗,使總產量達到19.85億英斗。這一增幅源自9月30日發布的《小穀物摘要》中所呈現的全美小麥創紀錄單產。

本月報告對2025/26年度美國玉米的年度產量預估略微下修,現在預測為168億英斗,比9月數字減少6,200萬英斗,而這一下調主要源自單產由186.7英斗下修至每英畝186英斗。另一方面,玉米的可收穫面積持平,仍維持9,000萬英畝,顯示產量變動完全來自單產調整。

2025/26年度美國油籽產量預計將達到1.258億噸,較先前估計減少100萬噸。這一下降歸因於較低的黃豆產量,儘管部分被較高的花生與棉籽產量所抵銷。黃豆產量預測為43億英斗,因為單產較低而下調4,800萬英斗。黃豆單產預測下調0.5英斗至每英畝53.0英斗。

美國黃豆出口預測為16.4億英斗,較先前預測下調5,000萬英斗,原因是供應減少,以及巴西和阿根廷的出口量增加。9月份,阿根廷暫時降低出口稅,導致在美國出口旺季期間出現大量出口登記潮。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