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5/5)高盛證券發布報告指出,隨著越來越多景氣復甦跡象浮現以及美國政府大量挹注資金於金融體系,信用市場已有好轉跡象,且銀行業壓力測試結果也大致符合預期,在此情勢轉變下,首度建議投資人應將資金轉向景氣循環類股。所謂景氣循環係指在時間的過程當中,總體經濟數據呈現移動興衰的現象。這些現象會重複出現,但卻沒有一定的週期,一個完整的景氣循環會經歷擴張、高峰、收縮與谷底四個階段。
根據KBC基金總代理康和投顧的分析,景氣谷底的表象大致伴隨著工業生產數據處於底部並開始向上翻揚,以及通貨膨脹數據處於底部並持續下修。觀察近期美歐及中國採購經理人指數皆從底部翻揚,同時美歐央行紛紛將基準利率降至歷史新低,依種種情況觀察景氣似乎有機會一步一步逐漸走出之前衰退的深淵。
何謂景氣循環股票
康和投顧分析,所謂景氣循環類股係指與經濟循環週期敏感性高的產業族群。當經濟處於衰退時,景氣循環產業會降低產量;當經濟繁榮時,市場需求便會大幅增加。而通常景氣循環類股在景氣回春初期時股價會開始上漲,在景氣衰退初期時股價開始下跌。景氣循環產業大致包含汽車、鋼鐵、能源、航空、家具、造紙、重工、旅館、高級餐飲業等等。
景氣循環類股投資的時點相當重要
康和投顧引述英國知名投資大師Jim Slater(祖魯法則始祖)的論述,觀察過去15年景氣循環類股與經濟環境的連動性,當央行開始降息時,為景氣循環類股表現最佳時;反之升息較不利於景氣循環類股表現。
景氣循環類股的投資策略恰好與防禦性類股相反,當央行首度開始連續降息時,並不是進場的最好時機;反之當進入降息尾聲且市場預期即將開始升息之前,則為進場的最佳時機,並且有較大的獲利機會。KBC全球景氣循環產業基金經理人Eric Raets表示,預估美國經濟將在2009年下半年回春,且目前美歐及英國的利率已降至0%左右的最低點,目前投資環境相當符合該產業基金的進場時機。
投資景氣循環類股策略
經理人Eric Raets表示,大多數人以本益比(P/E ratio)作為投資判斷的標準,其實並不恰當,因為企業獲利受景氣循環影響較大。其實最佳的判斷標準應為股價淨值比(P/B ratio)。當P/B低時,表示股價低於帳面價值,代表未來將有復甦的機會;當P/B高時則表示公司處於成長期。
KBC全球景氣循環產業基金持股配置會隨景氣趨勢、公司內部人的投資動向以及企業財報來調整持股,Eric Raets認為,景氣循環類股獲利會領先景氣,因此最佳的投資時點為當相關企業出現大幅虧損時(及本益比最高時),於此時買進相關產業龍頭股,常會有倍數獲利的機會。
依美國近期公佈的經濟數據研判,基本面似有逐步走出經濟谷底的跡象:如四月份密大消費者信心指數已回升至65.1、4月ISM製造業指數也揚升至40.1、3月房屋數據如成屋銷售待簽約指數也上揚3.2%等等,看得出來追求風險資產的投資氣氛確實有改善。面對未來的投資環境,逢低承接仍屬上策,且預期美國經濟將在2009年下半年回春,配合目前全球處於低利率的環境,當前投資環境相當符合景氣循環產業基金的進場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