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論:
國內汽車零組件廠可分為以整車廠為主要客戶的OEM零件,或以售後維修市場(AM)為主的副廠零件廠。在歐美車廠面臨日系車廠競爭下,加上人力成本過高,使得近年來獲利大幅衰退,為求降低成本將零組件減少自製比重,加速釋單於亞洲,加上Tier 1零組件供應商如Delphi、Visteon等紛紛宣布破產保護,在國內OEM廠商在技術能力漸受歐美車廠肯定下,可望成為歐美車廠釋單的受惠者之一。目前全球每年汽車生產量以3%穩定成長,但中國近兩年來汽車生產量成長快速,2006年生產量成長率為27.5%,預估2007、2008年成長率仍可達15~20%,為全球汽車生產量成長最為快速區域,相較整車廠產能已突破1000萬輛水準,其零組件產業發展相對落後,台灣廠商在技術相較中國當地廠商為優越下,中國亦為未來台灣OEM廠商重要成長來源。
而國內AM汽車零件廠商主攻副廠零件為主,以歐美為主要市場。在不考慮天氣因素下,隨著全球汽車保有量穩定增加,加上廠商每年穩定開出300~500套模具,每年AM市場約可穩定維持15%成長。隨著北美State Farm訴訟事件的落幕與歐美汽車零件品質認證制度,如CAPA、THATCHAM等制度逐漸成型,保險公司對於副廠零件的使用取得合法性,在副廠零件相對於正廠零件的價格優勢下,副廠零件可望逐步侵蝕正廠零件是佔率。中國的汽車保險制度與台灣雷同,適合副廠零件發展,近幾年中國汽車保有量每年約以10~15%成長,遠高於全球2~3%的成長率,在中國所得持續成長下,未來可接受較高品質的零部件,中國為未來台灣AM廠商除歐美兩地之外主要可發展區域。
OEM廠商受惠於歐美車廠釋單效應、AM廠商歐美市場穩定成長,加上中國龐大成長快速的新車市場,台灣零組件廠商2008年可望持續成長。元富預估國內汽車零組件廠2007年外銷金額為1462億,2008年可持續成長12%,達1638億元,整體汽車零組件產業,處於景氣成長期。
個股評析
東陽:東陽為國內保險桿大廠,主攻北美AM市場,佔營收達58%,在全球AM塑膠件佔有率達85%,幾乎為獨占地位,較無價格競爭壓力,北美AM件毛利率高達44%。東陽大陸佈局完整,前十大車廠中,東陽供貨給半數車廠,元富預估2007年大陸廠雖預估僅小幅貢獻5000萬元,但大陸為未來全球汽車市場成長最快速區域,東陽完整佈局,未來營運爆發力可期,預估2008年大陸對東陽的貢獻可望超過1.2億元。元富預估東陽2007年營收為85.68億元,YoY13.2%,稅前淨利為11.3億元,YoY54%,稅後EPS2.35元;2008年營收為94.9億元,YoY10.78%,稅前淨利為14.08億元,YoY24.6%,稅後EPS2.89元,景氣定位為成長。
和大:和大為傳動系統零組件製造商,主攻OEM為主。歐美車廠為降低成本將加速釋單於亞洲,和大可望大幅受惠。2008年目前確定在手的訂單已超過30億元,年營收成長超過兩成。此外,尚有多筆潛在訂單洽談中,GM五年50億的自動變數箱九個item的訂單,若年底送樣順利,明年第一季即可順利出貨。Borg Warner五年13.5億元訂單、法商Knorr每年2.3億元的空氣壓縮機訂單,亦在洽談中,若包含此三筆潛在訂單,2008年和大年營收可挑戰40億元以上水準。元富預估和大2007年營收為23.44億元,YoY15.07%,稅前淨利為3.6億元,YoY19.2%,以除權後股本計算,稅後EPS2.56元。若未包含三筆潛在訂單,僅以目前在手訂單計算,2008年營收預估為30.76億元,YoY31.22%,稅後EPS3.48元。,明年步入大幅成長期。
帝寶:帝寶為國內AM車燈大廠,以歐洲與北美為主要市場,各佔營收比重約32%與30%,預估今年歐美兩市場分別成長15%~20%。帝寶擁有的模具數多達一萬多套,由於模具數已擁有相當規模,且每年仍以300~500套模具持續成長,其他廠商進入障礙高。帝寶2006年由於產能滿載,年營收僅成長0.2%,公司積極進行新營二廠的擴建。目前已完成組裝洞的裝配線,預計在年底完成前段半成品自動倉與後段成品自動倉,對公司營收開始有貢獻。整條生產線預計2008年第二季可以全部完工,屆時單月產能可達8億餘元,年營收將可挑戰百億。元富預估帝寶2007年營收為83.1億元,YoY 18%,稅前淨利為21.6億元,YoY25.4%,稅後EPS10.69元;2008年營收為95.36億元,YoY14.7%,稅後EPS12.94元,在新營二廠設備逐漸完工下,明年營收可望逐月增溫。
壹、全球汽車市場穩定成長,加上歐美為降低成本,加速釋單亞洲,台灣OEM廠商成長可期
汽車OEM零件廠商主要以新車產量為主要觀察指標,由於台灣新車市場一年僅30~40萬輛水準,佔全球市場比例極低,因此台灣OEM廠商多以外銷為主。全球汽車產量近幾年來,每年約以3%穩定成長,OEM廠商穩定成長動力來源。
近幾年來日本車系如TOYOTA、HONDA等廠商崛起,歐美車廠面臨極大挑戰,獲利大幅衰退,甚至車廠相關的零件供應商,如Delphi、Visteon、DANA等陸續宣佈破產。由於亞洲生產成本較為低廉,歐美為求降低生產成本,紛紛將零組件釋單於亞洲,旗下相關零組件供應鏈公司也紛紛整併或者關廠。
根據FOURIN統計,以Tier 1為例,北美1998年Tier 1廠商家數為750家,2004年只剩下300家供應商,預估到了2008年Tier 1供應商家數為200家,可見歐美車廠的虧損狀態逼使零組件協力廠陸續關閉,加速釋單於亞洲,GM及Ford亞洲採購金額由2005年12億美元預估到2008年逐漸增加到100億美元。台灣OEM廠商如江興、和大等今年來營收皆有兩位數以上成長,在技術能力漸受歐美車廠肯定下,可望成為歐美車廠釋單的受惠者之一,藉由打入國際前幾大車廠供應鏈,明年營收仍可有20%成長。




貳、中國新車市場成長快速,為未來台灣汽車零組件積極跨入區域,而在台灣本以OEM為主廠商,進入障礙較低,較易進入獲利狀態
由於中國AM副廠件市場,殺價競爭激烈,台灣廠商切入中國市場多先以原廠新車市場(OEM)為主。中國近兩年來汽車生產量成長快速,2006年生產量成長率為25.98%,遠高於全球3.95%的成長,預估2007、2008年成長率仍可達15~20%,為全球汽車生產量成長最為快速區域。
在新車銷售方面,2006年為718萬輛,成長率22.76%,亦遠高於全球的3.05%,估計2007年可成長20%,達860萬輛,預計在2015年汽車銷售輛達1500萬輛以上,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消費國。但相較整車廠產能已突破1000萬輛水準,其零組件產業發展相對落後,台灣廠商在技術相較中國當地廠商為優越下,中國亦為未來台灣OEM廠商重要成長來源。
未來中國汽車銷售將從目前國內銷售漸漸擴展到出口車輛至歐洲、非洲等地,如果台灣零件廠商可以切入中國車廠供應鏈,則可隨中國車廠外銷進入全球銷售市場,如台灣的端子廠胡連與奇瑞旗下線束廠合作,未來胡連有機會隨奇瑞外銷歐、非等地,跨入國際市場。


從由表三中可以發現,在台灣本以OEM為主廠商,切入大陸OEM市場,對於相關認證或者是技術層次,相對AM廠商熟稔,進入障礙較低,如鈑金件的瑞利、汽車窗簾的皇田等,在2006年皆已進入獲利狀態,但在台灣原以AM為主要發展市場的東陽或者是堤維西、帝寶在明年也都可望進入收成期,明年汽車零組件廠商在大陸佈局的獲利表現,頗值得期待。

參、在全球汽車保有量穩定增加、廠商模具數每年穩定開出下,在不考慮天氣因素下,台灣AM廠商每年成長率約為15%
歐美若冬季有大風雪,則相對碰撞事件容易發生,相對的汽車零件需求亦會增加,但在不考慮天氣因素下,台灣AM零組件廠商營收每年約以15%的成長率穩定成長,原因有如下幾點;(1)全球汽車保有量每年約以2~3%穩定成長,在全球汽車數量穩定增加下,汽車零件維修量勢必增加。(2)汽車平均使用壽命從1990年的7.7年,增加到2002年的9.1年,2006年已達10.9年。汽車使用壽命延長,除增加零件維修量外,亦會提高副廠件使用比例。(3)台灣AM零組件廠每年皆穩定以300-500套模具數穩定成長,在既有模具仍繼續銷售,而新開發模具加入銷售下,自然帶動營收成長。
展望2008年,中國汽車保有量顯著增加,為歐美地區之外,台灣AM廠商的另一商機。中國與歐美最大不同處在於汽車保險制度,中國汽車保險制度與台灣雷同,多以第三責任險為主,在發生碰撞事件後,由車主自己負擔修車費用,因此在價格考量下,選擇副廠件維修比例較高;反觀歐美,則多以全險為主,在發生碰撞事件後,由保險公司負責修車費用,因此多以正廠零件(OES)維修。雖然目前中國副廠件市場仍以低價部品為主,但在所得逐漸提升下,消費者要求的品質逐漸提高,台灣廠商在技術較中國當地廠商優越下,佈局時間點日益成熟,如東陽、堤維西等廠商都已陸續展開佈局。



肆、在北美CAPA認證制度逐漸成型,在價格上較正廠零件(OES)具有優勢下,未來可望逐步侵蝕正廠件市佔率
美國保險制度在發生汽車碰撞事件時,保險公司可以決定使用何種零件幫消費者汽車維修。美國最大汽車保險公司State Farm在2000年遭消費者控訴以副廠零件,取代正廠零件做為維修零件,導致消費者權益受損。該訴訟事件導致北美副廠零件占全體維修市場比例由13%,大幅降低至9%,主攻北美副廠零件的台灣零組件廠商深受其害。
此訴訟事件在2005年8月正式落幕,保險公司State Farm勝訴,也如同宣告了保險公司選用符合認證規格的副廠零件來維修的合法性。在副廠零件價格低於正廠零件50%以上的情況下,保險公司為節省成本,勢必會大幅選用副廠零件作為維修零件,預計此效應在2008年後慢慢發酵,副廠零件佔全體維修市場比例預計從2006年15%提升至2007年18~20%,台灣廠商可望大幅受惠。
為了確保副廠零件的產品品質,美國前五大汽車保險機構(State Farm、All State、Progressive、National Indemnity、Farmers等市占合計約60%)皆採用CAPA(Certified Automotive and Validation Association)認證制度尋找優良零件供應商。目前CAPA件已為出險單的選項之一,由於CAPA件價格較正廠件便宜25%,加上品質上經過認證,消費者接受程度提高,以後可望逐步侵蝕正廠件市佔率。台灣廠商除隨著整體AM市場穩定成長外,CAPA件侵蝕正廠件市佔,亦可帶來營收成長,而CAPA件價格較一般AM件高一半左右,廠商毛利亦較一般AM件高10%,對於獲利提高頗有助益。


伍、台灣車市不佳,內銷市場成長動能偏弱,但台灣不論在OEM或AM外銷市場皆成長可期,2008年整體汽車零組件仍持續成長趨勢
就零組件產值來看,由於2006年台灣車市歷經慘澹的一年,全年銷售台數為36.6萬台,相較2005年51.4萬台,大幅衰退三成,導致零組件整體產值亦從1714億元減少至1497億元,衰退12.5%。加上台灣加入WTO後,取消整車自製率規定,在台灣車市萎縮下,廠商在台灣開模具的意願下降,轉由進口來取代原本台製零件,亦為零組件產值下降的另一原因。不過在零件外銷部份,卻從1280億元增加至1329億元,成長4%。
展望2007年,國內車市前九月,仍無起色,銷售量相較去年仍衰退近12%。但外銷部分,OEM廠商受惠於歐美車廠釋單效應、AM廠商歐美市場穩定成長,整體而言台灣零組件廠商2008年可望持續成長。元富預估國內汽車零組件廠2007年外銷金額為1395億,2008年可持續成長8%,達1505億元,整體汽車零組件產業,處於景氣成長期。

AM零件─東陽(1319)、堤維西(1522)、開億(1523)、耿鼎(1524)、帝寶(4528)
OEM零件─大億(1521)、和大(1536)、江興(4528)、至興(4535)、胡連(6279)皇田(9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