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1-03-08 22:13:31 記者 林詩茵 報導
台泥(1101)資深副總經理黃健強表示,今年台泥大陸地區水泥發貨量將可望由去年的3000萬噸上升至4000萬噸,再加上今年度大陸水泥售價將優於去年,在價、量齊揚下,今年大陸地區平均毛利率有機會由去年的15%提升至25%,而整體獲利表現肯定較去年成長。
黃健強分析,去年大陸地區水泥消費量為18.6億公噸,今年預估有機會成長8~10%,消費量可以上看20~20.5億公噸。而從供需來看,今年大陸整體新增產能將為1.5億噸,並將淘汰落後產能7、8千萬噸,因此今年整體環境更好,廠商對價格也更有信心。
他舉例,去年上半年廣東地區水泥價格每公噸平均為330~340元人民幣(以下同),去年第4季則攀升至430元,今年首季為傳統淡季,還有350~360元水準;而去年上半年江蘇、華東地區價格更糟,只有220~240元,去年第4季達到500元,如今淡季還有430~450元;其餘地區廣西現為340~350元,福建更有430~450元。
第1季的價格表現均優於去年水準,而第2季則若雨季沒有太明顯,價格平均維持在300元以上均可期;而下半年則在旺季需求下,整體價格環境更優。
黃健強並進一步說明今年的大陸地區水泥情形,他表示,十二五的水泥已由過去的「發展政策」改為「產業政策」,亦即控管、重組、併購將為趨勢,再加上大廠對價格漸有共識,不再發起價格戰爭,因此今年的水泥行業平均毛利率有機會由去年的15%上升至25%。
黃健強並透露未來大陸地區的兩大水泥利多,第一是10年將興4萬億(4兆)人民幣水泥工程設施,以1年4千億預算估算,可增加每年6千萬公噸水泥需求量;第二為經濟適用房,每年興1千萬套經濟適用房,則對水泥的需求量將可增加1億公噸的用量。光這兩項,每年可增加水泥1.6億公噸的需求量,還不包括材下鄉政策,再加上水泥的供應量被嚴格控制,因此未來水泥供需環境只會越來越佳。而台泥今年大陸地區的銷貨量也預估可望由3000萬噸提升至4000萬噸。
法人則估,台泥前3季大陸地區獲利約為2億元人民幣,去年第4季在毛利率突破30%帶動下,單季獲利倍增至4億元,全年獲利約為人民幣6億元。而以今年台泥大陸銷量可望成長逾3成,而平均毛利率將由15%攀升至25%估算,今年該公司大陸獲利可望倍增,上看12~15億元人民幣,對台灣母公司的獲利貢獻也將倍數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