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11-25 14:39:49 黃文章 發佈
日股週二開高走低,聯準會官員的表態令降息預期升溫提供支撐,愛德萬測試(Advantest)與東京威力科創(Tokyo Electron)等半導體、人工智慧(AI)相關股票獲得買盤支持。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總裁約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稱美國利率可能在「短期內」下調。
不過,市場缺乏追高氣氛。對指數貢獻度較高的軟銀集團在午後盤中一度出現跌幅達11%的情況,壓低了日經指數的上行空間。此外,美國股票市場因感恩節假期,27日休市,28日也將進行縮短交易。隨著週末臨近,市場參與者預計將減少,使得持倉向單一方向傾斜的動能受到限制。
日經225指數11月25日收盤上漲0.07%或33.64點,收48,659.52點。東證股價指數(TOPIX)終場下跌0.21%或6.84點,收3,290.89點。
東證33種產業類股指數漲幅較大的為非鐵金屬(2.11%)、不動產業(1.32%)、醫藥品(1.28%),跌幅較大的為通信業(-3.57%)、保險業(-2.28%)、空運業(-1.40%)。
半導體元器件測試系統商愛德萬測試公司(Advantest Corporation)(6857.JP)上漲3.71%報18,995日圓。全球第二大半導體設備生產商東京威力科創(Tokyo Electron Limited)(8035.JP)上漲3.38%報31,200日圓。
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9984.JP)下跌10.21%報15,345日圓,谷歌於18日發布的生成式AI最新基礎模型「Gemini(雙子)3」獲得高度評價,市場似乎出現了因擔憂與軟銀出資的美國OpenAI之間競爭加劇而產生的賣壓。
韓股週二上漲,跟隨美股的漲勢。韓國綜合股價指數(KOSPI)11月25日收盤上漲0.30%或11.72點,收3,857.78點。
根據南韓金融投資協會(KOFIA)對47家金融機構的100名基金經理與交易員所做的調查,其中96人表示預期央行將在本週維持基準利率在2.5%不變。南韓央行的金融通貨委員會預定於週四舉行利率決策會議。KOFIA表示,南韓經濟成長預測上調,加上韓元延續疲弱,促使專家更傾向於預測利率維持凍結。
另一方面,12月的債券市場指數(BMSI)為103.2,較11月的111.5下降8.3點。讀數高於100代表市場參與者預期債券價格將上漲。債券價格與殖利率呈反向變動。在受訪者中,21%預期下月債券殖利率將上升,28%則預測殖利率將下降。
在外匯方面,23%的受訪者表示預期12月韓元兌美元將進一步走弱,遠低於本月有49%受訪者預期韓元將持續貶值的比例。調查顯示,預期韓元兌美元將走強的受訪者占比較上月增加27個百分點,達到30%。
韓國央行資料顯示,受夏季假期期間海外旅遊增加帶動,南韓民眾第三季的海外刷卡消費創下歷史新高。7月至9月期間,海外信用卡與金融卡(借記卡)消費達到創紀錄的59.3億美元,較前一季成長7.3%。此前的最高紀錄為2024年第三季的57.1億美元。
央行一名官員表示:「此次增加主要歸因於夏季假期期間海外旅行需求提高,而海外網購的刷卡交易額則與前一季維持相似水準。」政府資料顯示,第三季出境旅客人數較前一季增加4.8%,達到709萬人;以信用卡進行的海外網購則微幅下降1.2%,至15.3億美元。
南韓防疫當局週二發布全國性警報,呼籲加強對非洲豬瘟(ASF)的防疫措施,因該國已確認今年第六起ASF病例。據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CDMH)官員表示,最新病例出現在忠清南道唐津市的一處養豬場,該場飼養463頭豬。
隨著最新疫情爆發,CDMH已在全國發布最高等級的紅色警報,以防止疾病進一步擴散。政府已撲殺來自受感染農場及同一業者經營的附近農場的1,423頭豬,並對全國養豬場及相關設施發布48小時移動禁令。政府也正在唐津及鄰近地區進行消毒作業,同時對受影響農場周邊的養豬場進行緊急檢查。
農林部一名官員表示:「今年先前的五起病例全部發生在京畿道北部,但最新病例出現在忠清南道,而該地區是全國豬隻養殖規模最大的地區,使情勢更加嚴峻,也提高了全國性擴散的風險。我們將動員所有可用資源,防止任何新增病例,並徹底遏制ASF的擴散。」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005930.KS)上漲2.69%至99,300韓元。電池大廠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373220.KS)上漲0.36%至413,500韓元。DRAM巨擘SK海力士(SK Hynix)(000660.KS)下跌0.19%至519,000韓元。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