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11-25 13:53:29 賴宏昌 發佈
Business Insider週一(11月24日)報導,懂得建構數位大腦的人工智慧(AI)工程師已成為華爾街最炙手可熱的職缺,傳統銀行為了與避險基金、私募資產管理公司及矽谷新創企業搶奪人才,不惜祭出破格高薪。
根據人力分析公司Revelio Labs的分析,2025年金融服務業的AI招聘規模是2022年1月的10倍,摩根大通(小摩)、高盛及摩根士丹利等美國六大銀行在過去12個月合計開出超過2,000份AI相關職缺。
根據上個月公布的2025版Evident AI指數,小摩蟬聯第一名。這項指數是依據人才、創新、領導力和透明度這四種能力進行評比,涵蓋北美、歐洲和亞太地區的50家大型銀行。
Capital One在AI人才項目名列第一,小摩、瑞銀(UBS)分別名列第2-3名。
彭博社10月報導,小摩執行長傑米戴蒙(Jamie Dimon)接受彭博電視台採訪時表示,小摩每年斥資20億美元開發AI技術、現在每年藉由AI省下的成本大約也是20億美元。
CNBC週一報導,Anthropic旗下Claude.ai產品負責人Scott White受訪時表示,最新AI模型「Claude Opus 4.5」最適合專業軟體開發人員與金融分析師、顧問和會計師等知識工作者使用。
根據9月發布的《Anthropic經濟指數》,企業用戶透過Claude將任務自動化的機率遠高於一般消費者、意味著AI對勞動市場的重大影響可能即將到來。
擁有「央行的央行」封號的國際清算銀行(BIS)去年6月指出,金融業是最容易受AI影響的產業之一,隨著數據在AI革命中扮演日益吃重的核心角色,各國央行之間的合作也變得更加迫切。
聯準會(FED)理事沃勒(Christopher J. Waller)10月指出,AI的發展速度比過去的創新浪潮更快、意味著顛覆和效益都將更早實現,決策者必須讓顛覆發生,並相信長期效益將會超越任何短期成本。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