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09-07-10 19:13:53 記者 蘇柏勳 報導
國共論壇於明(11)日將再度登場,預期風力發電可能會是會中議題之一。國內風力發電相關機電個股有東元(1504)、中興電(1513)、華城(1519)、亞力(1514)等,預期風力發電產品及中國布局的相關話題又將成為市場焦點。
中國目前已為全球風力發電第二大市場,2007年新增裝置容量3287MW,2008年預計新增4500MW,僅次於美國。受金融風暴引發的貸款緊縮影響,預期2009年歐美風力發電市場成長率將降低;但中國風力發電開發主要由國有電力公司投入,在擴大內需拉抬經濟的國家政策下,將持續快速成長,2009年有可能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
因風力發電市場規模快速擴大,吸引大批業者投入風力發電設備(簡稱「風力機」)或零組件製造業,據估計,已有超過40家廠商透過向國外業者購買生產許可證或委託設計開發的方式跨足風力機製造。依靠本地市場的大型訂單,前兩大業者金風科技和大連華銳分別於2006和2007年進入全球前十大風力機製造商之列,第三大業者東方汽輪機股份有限公司則有可能成為2008年全球前十大業者之一。
台灣部份,市調機構IEK預估2020年時,台灣風力發電裝置容量將達3000MW(百萬瓦),帶動逾2000億元市場商機。台灣的風力發電供應商包括:東元生產發電機、電力轉換系統、控制系統;中興電工製造機艙罩、葉片、鼻錐等先進複材;台朔重工、漢翔、中鋼機械、金豐機器生產齒輪箱、機座、塔架等;另外,還包括提供葉片樹脂材料的上緯(4733)、長興(1717)等。
但是由於台灣進入風力發電市場的時間較晚,需要投入大量資金才可與國際大廠競爭,而中國大陸的擴大內需方案也包括再生能源、風力發電等,將有利於帶動台灣風力相關產業等商機。
據業界人士表示,在台灣相關機電公司中,只有東元的馬達與華城的變壓器有打入國際風力大廠的供應鏈,其他公司業務內容雖與風力發電有關,但本質而言比較像是統包商的角色,對於實質營收獲利的貢獻將相對有限。
而華城的部份,在去年總營收80.3億元中,與風力發電相關的營收約達9億元,佔總營收比重達11.2%。其中參與台電標案部份約為3億多元;外銷歐美客戶風機變壓器部份約為5~6億元,為最具風力概念之機電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