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09-10-14 13:54:19 記者 林詩茵 報導
華銀(2803)昨(13)日順利出售南港工業區土地,讓南港的發展題材再起,國揚(2505)、工信(5521)以及和桐(1714)合作的大南港案-「台北杜拜」,也引起市場關切推案進度。國揚指出,該案正補件進行都市審議中,明年有機會拿下建照,全案的規劃案量在370~400億元。
大南港案已進行2、3年,從工業區變更為住商區就花了1年多,如今都市計劃審議則還在進行,建照也還沒拿下下。中悅此次拿下華銀的4600多坪工業區土地,市場也認為是長期的佈局,也意味著南港的房地產長期看多。
反映在國揚、工信的大南港案上,從剛開始規劃時,南港房價每坪約35萬元,如今每坪開價已站上5字頭,大南港案的總銷也由2、3百億元衝高至3、4百億元,而中悅的土地基地方正且大,未來開發也可期。
而從大南港對個別廠商的影響來看,該案規劃1棟辦公大樓、1間飯店、4棟酒店式公寓、3棟住宅,除飯店將由漢來進駐外,可挹注廠商長期的收益外,其餘可銷售金額估約有370億元,國揚持有40%,和桐持有12.5%、工信亦持有12.5%,扣除土地成本、建造、管銷成本後,估全案的淨利有機會達到130億元。
以此估算,未來全案對國揚的每股獲利貢獻度約在13元;對和桐則有2.5元貢獻,而工信的除開發部份每股可拿回4.7元的獲利外,還有承攬整個開發案的上百億元工程入帳,若以工程毛利率8~10%,淨利約5%計算,對工信的本業亦有每股逾1元的貢獻。
近期國揚、工信都在營運的低檔,國揚近2年的推案保守,今年進入入帳的空窗期,將出現近6年最差的業績,明年大南港能否推出、高雄豪宅國硯案能否熱銷,都將是該公司能否重回成長軌道的關鍵。
而工信則因內湖捷運和新生高架,近期被台北市民代K的滿頭包,工程款也不斷遭扣留,公司先墊款項增加、營收減少、成本升高,也導致今年以來的業績不理想,而該公司年底能否有爭議款大筆入帳,將是今年業績成長的動能。
對於大南港案,工信則低調不願多談,認為全案由國揚主導,工信只是合建及承攬方,今年並沒有將大南港列為營運重點,明年若建照拿下、開始動工,則有機會實現獲利,成為另一個成長動能。